年长春市中考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Mg-24Cl-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其中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水蒸气
2.生活中充满着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B.玻璃破碎C.酒精挥发D.蜡烛熔化
3.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氯化钠B.氢气C.金刚石D.二氧化碳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5.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豆油B.食盐C.白糖D.酒精
6.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的硬度很大,可以用来裁玻璃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来灭火
D.石墨的导电性能好,可用作电池的电极
7.人人都应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说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保护金属资源,提倡合理开发
B.化石燃料取之不尽,提倡大量使用
C.为了使天空更蓝,提倡植树造林
D.倡导“低碳”生活,提倡纸张双面使用
8.年6月17日,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其中一种火箭推进剂在火箭
发射过程中,发生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都是氧化物
B.丙的化学式为N2
C.反应后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3:4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9.某实验小组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和水(密度约为1g/cm3)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
B.计算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是25g(约24.0mL),水的质量是25g
C.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试剂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D.配置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液体溅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10.区分是利用物质形式的不同对物质区分的一种方法,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目的
实验操作
A
区分软水与硬水
取等量硬水、软水,分别滴加等量的肥皂水,振荡
B
区分稀硫酸与氢氧化钠
分别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
C
区分羊毛与涤纶
分别取样,灼烧
D
区分CO2和N2两种气体
分别向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伸入燃着木条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11.回答下列问题:
⑴氢元素的符号;
⑵氧气的化学式。
12.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硫原子的质子数为;
⑵硫原子属于(选填“金属”“非金属”或
“稀有气体”)元素;
⑶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3.水是一切生命体存在所必须的物质,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⑴生活中通过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⑵自来水厂常利用活性炭的性,除去水中的异味;
⑶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
⑷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写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14.下图是某牛奶营养成分表,根据此表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每mL营养素参考值
蛋白质3.8g6%
脂肪3.6g6%
碳水化合物6.4g2%
钠62mg3%
钙mg15%
⑴该牛奶属于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⑵该牛奶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_______;
⑶该牛奶能为人体补充钙元素,可以预防幼儿及青少年患_______和发育不良。
A.佝偻病B.甲状腺肿大
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对比法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⑴实验一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__;
⑵实验二喷水后的石蕊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纸花由紫色变为_______色;
⑶实验三说明铁生锈是铁与氧气、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16.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我国有着使用铜器的悠久历史。
⑴5G基站供电系统多用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_______性和延展性;
⑵宋代《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叙述的是硫酸铜溶液和铁反应
生成铜,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_______;
⑶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uO+C2Cu+CO2↑,该反应中CuO发生了
_______(选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17.根据NaCl和KNO3的溶解度数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NaCl
35.5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⑴10℃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g;
⑵30℃时,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选填“NaCl”或“KNO3”);
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
A.10℃时,能够配置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9%的KNO3溶液
B.20℃时,20gNaCl固体加入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NaCl的不饱和溶液
C.20℃到30℃之间,能配置出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NaCl饱和溶液和KNO3饱和溶液
D.将KNO3溶液经过某种操作后,析出KNO3晶体,过滤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原溶液相比,可能变大、变小或不变
1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⑴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⑵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①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可以选择的气体制取装置是_______(选填“A”或“B”)和C;
⑶选择气体制取装置时,需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_______和气体的性质。
19.含有镁的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⑴取少量光亮的镁条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的现象可推断二者
发生了化学反应;
⑵若验证镁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盐酸剩余,下列实验设计可行的是_______;
A.取生锈的铁钉于试管中,加入反应后的溶液
B.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
C.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
⑶向镁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5.8g
氢氧化镁沉淀。
①写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计算镁条与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MgCl2的质量为_______g。
20.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制纯碱的方法被称为侯氏制碱法,
其部分流程如下:
⑴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
⑵通入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NaCl+X=NaHCO3↓+NH4Cl,其中X的
化学式为_______;
⑶在制纯碱过程中得到的NH4Cl常用来作化肥,该化肥属于_______;
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
⑷将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分解,生成纯碱、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_。
21.某化学兴趣小组绘制碱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如下:
同学们选取四种碱来验证碱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如下:
⑴实验一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色;
⑵实验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了上述知识网络图中碱能够与_______反应;
⑶实验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⑷实验四产生白色沉淀,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并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
经分析,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滤液一定显_____(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滤液中溶质除了氢氧化钠还有什么呢?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猜想
和实验探究。
猜想一:溶质只有NaOH;
猜想二:溶质为NaOH和_______;
猜想三:溶质为NaOH和Ba(OH)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由a,b两个实验的现象,得出猜想一正确
b.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
_______
Ⅰ.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如果只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一种试剂,也能得出猜想一正确的
结论,该试剂为;
Ⅱ.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环境污染,需将废液处理后再排放。
年长春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A3.A4.C5.A6.C7.B8.B9.D10.D
二、非选择题
11.⑴H;⑵O2。
12.⑴16;⑵非金属;⑶得到。
13.⑴煮沸;⑵吸附;⑶氢元素,氧元素;⑷用洗脸水冲马桶。
14.⑴混合物;⑵蛋白质;⑶A。
15.⑴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⑵红;⑶水。
16.⑴导电;⑵强;⑶还原。
17.⑴35.8;⑵KNO3;⑶BCD。
18.⑴试管;⑵①2H2O22H2O+O2↑;②B;⑶反应条件。
19.⑴有气泡产生;⑵AC;⑶①MgCl2+2NaOH=2NaCl+Mg(OH)2↓;②9.5。
20.⑴-3;⑵H2O;⑶A;⑷2NaHCO3Na2CO3+CO2↑+H2O。
21.⑴红;⑵某些非金属氧化物;⑶Al(OH)3+3HCl=AlCl3+3H2O;⑷碱性Na2CO3无明显现象稀硫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