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岑巩学好党史聚智力振兴乡村破难题

刘军连 https://m-mip.39.net/fk/mip_9375283.html

岑巩县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和“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全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富点线面,扎实开展察民情访民意专题调研,以科学的服务体系、严实的工作作风,推动调查研究出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做到学史力行。

聚焦农业增效关键点抓牢产业规划引方向

将党史学习教育和专题教育结合起来,大兴调研之风,领导干部带头深入田间地头,针对农业产业和资源禀赋情况,在察民情访民生基础上,总结出好经验好做法,认真写出可行性调研报告。

在立足杂稻制种、烤烟、精品水果和桑蚕等“6+1”产业体系基础上,岑巩县就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持续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发展方向,明确以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县为目标,把杂交水稻和油茶种植接茬轮作为主导产业,订单实施杂交水稻制种3.2万亩,新建和改造油茶基地3.5万亩,力争“十四五”末完成20万亩油茶种植,着力打造国家级优质粮油生产基地。

该县统筹推进优质烤烟、中药材、精品水果、食用菌、生态畜禽养殖、商品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提升农业附加值。

在积极推进51个亩以上坝区秋冬季商品蔬菜接茬轮作上,重点推进水尾、客楼标准化商品蔬菜周年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优质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大力推进光明集团40万头生猪、申安公司40万只湖羊、贵润农业年产1万吨双孢菇等一批重大农业产业项目投产达产,大力实施林菌0.6万亩、林药1.7万亩、林鸡50万羽、林峰1万箱,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2万亩。

目前,该县3.2万亩杂稻制种在育苗,新建和改造油茶基地3.5万亩已栽种苗80万株,1.7万亩烤烟育苗即将进行移栽。

聚焦农民增收主轴线抓强就业服务固根基

将党史学习教育和专题教育融入到如何推动农民增收主轴线上,围绕就业是民生之本这一基本原则,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巩固“八个一批”岗位就业成果,对广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意愿进行摸底调查,建立起就业信息动态管理台账,有针对性地开展群众就业服务。

在珠三角、长三角劳务输出集中地探索建立劳务联络服务站,落实“两个万”返岗就业补贴资金,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农村大力发展杂稻制种、种植太子参、种植烤烟、种植辣椒等适合本地资源特点的农业产业,在开发区工业园区举办“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重点吸收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等重点群体就地就业创业。对年纪偏大或不宜外出务工剩余劳动力,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或根据其就业意愿邀请专业机构进行点对点培训,帮助解决就业难题。

强化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实施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实行“零容忍”。今年拟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人次,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达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5万人。

聚焦农村增富覆盖面抓实利益联结惠民生

聚焦农村增富覆盖面,围绕最大程度惠及民生目标原则,持续深化推广“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鼓励农户以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量化入股,盘活村级资源资产,形成支部为引领、合作社为纽带、公司为龙头、农户为股东的产业发展联盟,让群众获取租金、薪金、股金“三重收益”。

在平庄镇9个行政村,参照该模式分别发展起百亩林下养蜂、养鸡、养菌、养羊等林下经济产业,建成6个百亩林下示范点,养蜂产业已落实箱,发展林下茶树菇亩,林下养鸡1.33万羽,林下养羊头,利益联接建档立卡户户人。

岑巩县按照“一村一特、一社一品”产业发展布局,大力鼓励、引导和扶持村党组织书记、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带头人(致富带头人)牵头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引进和培育潜力大、发展好的市场主体发展杂稻制种、思州柚、食用菌、生态畜牧业等主导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目前,岑巩县作为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产业覆盖10个乡镇77个行政村1.5万农户。除此之外,该县还有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12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州级龙头企业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有效带动全县12个乡镇(含1个街道)个行政村1.6万农户6.4万人增收致富。

(杨元彬姚元辉杨琴兰)

主管:中共岑巩县委宣传部

主办:岑巩县融媒体中心

总监制:潘家贵

执行总编:张超

编辑:张岩富

请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yy/94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