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这个化学老师,为何意外圈粉万

北京治疗白癜风选择哪家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多情的人其实不能怪他

多巴胺这样分泌,你能控制住吗?”

也许你也在某短视频平台上

刷到过这样一则视频

这位将化学课讲得如此生动的老师

就是四川广元中学教师向波

在他的眼里“万物皆化学”,“我能火也是一种化学反应,因为网友看到我的视频会分泌多巴胺。”

1

在某短视频平台走红

这个化学老师圈粉万

在学校里,提起向波的名字,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这位老师印象深刻。然而幽默风趣、段子频出的他,其实也有着一段迷惘的过去。

年底,19岁的他考入大学后,由于年轻气盛,当年就选择了退学。“觉得课程实在没意思,当时还沉迷游戏,所以就一意孤行地退学了。”

他先去卖手机卡,再去广东的工厂做了半年质检工作,甚至跑到湖南株洲修铁路,“最后发现还是读书好。”

在年底,向波瞒着父母去学校补习了半年,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高考,他顺利考上西南大学的化学专业。年毕业后便回到母校广元中学,成为了一名化学老师。

重返课堂的向波最后悔的就是浪费了三年宝贵的青春,这也使得他对教师这个身份格外珍视,也希望学生们少走弯路。在他看来,自己要做的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如何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化学这门课才是目的。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波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生活小常识,也不时穿插一些网络用语来调节课堂气氛。在他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真正喜爱这门课程,成绩的提升自然不在话下。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向波选择了周末时间,抽十来分钟录一个主题的视频。

“就是关于恋爱的那个视频,因为文件比较大,所以我就传到视频网站上,方便把链接给学生嘛。”向波笑着说,自己感觉讲得非常不好,都准备删了,没想到视频内容上传后的当天晚上就火了。

有用户把内容截取后发到了某短视频网站上,很多粉丝希望能够持续更新。向波这才意识到原来短视频有着这么广泛的受众群体。

2

业余做视频

花费万元觉得有意义

虽然视频只有不到一分钟,但是在背后却是向波忙碌地查阅各种资料,有时候为了找到一个原理的故事,会花去他两天的课余时间。他也承认,有时候由于即兴发挥,难免有些地方的描述不够准确。“真的很怕说错,我也希望专业的人直接提出来。”

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向波的粉丝量已经超过三百万,点赞数几十万的视频比比皆是,可以说是一个“网红”了。

其中,对他影响最深的是戴建业老师,而对于自己的视频能够火,他再次使用了他那“万物皆化学”的理论:“网友发现学知识也能这么快乐,多巴胺分泌得越来越多,就会忍不住继续看更新的内容。”

在完成了紧张的备课任务后,剪辑视频占用了向波不少休息的时间。但他微笑着说,只要传播知识的同时还能给人带来快乐,那便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他已经花去近万元。除了一台单反相机,向波还专门花了三千多元买了一个收声设备。“现在上课的压力已经很大了,还要拍摄、剪辑视频,时间真的有点不够用。”

3

“段子”频出

他的走红并不偶然

早在去年,向波就曾因“不要因为学习耽误了放屁”的讲课火爆网络,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学习、更好地理解甲烷、氨气、硫化氢等这几个知识点,向波把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但也是最隐私的“屁”当作教学案例讲了出来。虽然听起来略“重口味”,但是对同学们来说,却十分生动活泼呢!

  除此以外,向波的视频中还有各种“段子”,来带你随意感受一下:

  “我们的皮肤是怎么变黑的?……只要我破坏了黑素细胞,让合成黑色素的功能异常,那我不就成了白雪公主了吗,不,那是白癜风”

  “美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些姑娘不信邪,我就要三天美白七天祛斑,这口气比脚气都大”

  “皮肤有多白,是由基因来决定,你到底能有多白,可以看一下自己手臂内侧腋窝附近,不是腋毛啊,这就是白的极限”

  ……

这些视频和“段子”都获得了网友的数万点赞,不少网友纷纷评论表示想要“跟着老师重新学化学”……

为了能够更好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们费尽心思

用看似“不务正业”的做法

为紧张的学习生活

带来一股“清流”

现在化学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依旧是个很困难的点。因此惟楚君也整理了七大类化学实验点供高考生们收藏,相信在所剩不多的高考倒计时一定有用到的地方。

一、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

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I?)。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水中的I?。

6.溶解法:Fe粉(Al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CO):通过热的CuO;CO?(SO?):通过NaHCO?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O?):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Fe(OH)?:先加NaOH溶液把Al(OH)?溶解,过滤,除去Fe(OH)?,再加酸让NaAlO?转化成A1(OH)?。

10.纸上层析(不作要求)

四、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0种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CO?中的NaHCO?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五、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22例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点燃H?、CH4、C?H4、C?H?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再加AgNO?溶液。

8.检验NH?(用红色石蕊试纸)、Cl?(用淀粉KI试纸)、H?S[用Pb(Ac)?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FeCl?,SnCl?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H?还原CuO时,先通H?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6.浓H?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NaHCO?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NaHCO?溶液。

17.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8.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NaHCO?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9.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悬浊液。

20.用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pH。

21.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22.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六、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10例

1.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用石蜡密封保存)。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并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3.液Br?: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4.I?: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5.浓HNO?,AgNO?: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6.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7.NH?·H?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

8.C6H6、、C6H5—CH?、CH?CH?OH、CH?CH?OCH?CH?:易挥发、易燃,应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

9.Fe2+盐溶液、H2SO3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

10.卤水、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七、主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具体实验40例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31.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40.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

以上就是惟楚君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化学实验七大类要点,请注意查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yy/88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