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好 https://4001582233.114.qq.com/
高考三轮复习专题,共计12个专题,电子版资料可以下载呦
免费资料
届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卷精编全国卷I(14套Word版含解析)
免费资料
湖北省名校联盟年高考化学考前提分仿真卷(10套)(Word版含解析)
-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9个专题)
免费资料
-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9个专题)
专门属于新高一的资料:
新教材高中化学人教版、鲁科版、苏教版必修1电子教材与讲义、课件
初高中化学衔接讲义:第1讲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初高中化学衔接讲义:第2讲 物质的变化
初高中化学衔接讲义:第3讲 原子结构
初高中化学衔接讲义:第4讲 金属、非金属
初高中化学衔接讲义:第5讲 氧化物
初高中化学衔接讲义:第6讲 常见的酸、碱、盐
初高中化学衔接讲义:第7讲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相互关系
01学习目标1.了解溶液与浊液的区别。
2.了解固体、气体溶解度的概念。
3.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的概念。
4.能进行简单的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
02知识点精讲1.溶液、浊液
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体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浊液可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两种。固体小颗粒(如泥土)分散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悬浊液。静置片刻后,分散在水里的固体小颗粒逐渐下沉,分离成两层,上层是水,下层是泥土。液体小液滴(如食用油)分散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乳浊液。静置片刻后,分散在水里的小液滴逐渐上浮,分离成两层,上层是食用油,下层是水。浊液和溶液不同,它们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浊液中的物质的颗粒远大于溶液中溶质的颗粒,分散得不均匀,而且不稳定。
2.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也不同。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绝大多数的固体物质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但也有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如氢氧化钙。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气体(其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的水里的体积数。气体的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饱和石灰水。
4.溶解与结晶
溶解与结晶是相反的两个过程。当溶质溶解在溶剂里时,一方面,溶质的微粒不断地离开溶质表面,扩散到溶剂里去;另一方面,溶解在溶剂里的溶质微粒不断地在未溶解的溶质表面聚集成为晶体。当溶质溶解的速度等于溶质结晶的速度,即达到了平衡。这时从表面看,溶质不再溶解,也不再结晶,这时的溶液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饱和溶液。溶解平衡是个动态平衡。通过冷却或加热饱和溶液,能使溶质结晶析出。许多物质在水溶液里析出,形成晶体时,晶体里常结合一定数目的水分子,这样的水分子叫做结晶水。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叫做结晶水合物。结晶水合物受热后容易失掉结晶水。
5.溶液的浓度
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很多,在化学上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它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可用下式表示:
03例题精讲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透明、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只有水才能作溶剂
C.当条件不变时,溶液放置一段时间,溶质和溶剂不会分层
D.菜油与水混合后,用力振荡,得到的是乳状浑浊的悬浊液
解析:A不正确。溶液是混合物,均一、透明、稳定的液体可能是纯净物如水;B不正确,除水外,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溶剂,如酒精、汽油,碘酒就是碘的酒精溶液;
C指的就是溶液的稳定性;D不正确,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是乳浊液,不是悬浊液。答案:C。
变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相同条件下,一种饱和溶液一定比另一种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升温后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例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制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所用的NaOH已潮解。
B.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质量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被称量物放在右盘。
C.托盘天平的左右盘上各放一张纸,调整天平至平衡后,将NaOH固体放在纸上称量。
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水面刻度线来读取体积读数。
解析: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高可能有两个因素引起:称取溶质质量时溶质质量增大或量取液体体积时体积减小。A:NaOH已潮解,实际称取的NaOH质量减小,
溶质质量分数偏低,不正确。B:根据天平杠杆原理,左(物品)=右(砝码)+游码,物品放在右盘,实际物品质量=砝码—游码,若不使用游码,质量不变,若使用游码,所称物品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或偏低。C:称取NaOH固体要放在烧杯里,主要是因为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如果用纸的话,会有大量的氢氧化钠残留在纸上,溶质质量分数偏低。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水面,使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答案:D。
变式2.现有:a托盘天平b量筒(10mL、50mL、mL)c酒精灯d药匙e试管
f胶头滴管(用品不全)。要配制50克5%的食盐水溶液,问:
(1)不需要的仪器序号是
还需要增加的仪器名称是
(2)实验操作步骤可概括为、、
(3)本实验量取水应选用毫升量筒。读数时如果视线偏低(其它操作无误)则配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小于或等于)5%
例3.在20℃时,将某物质的溶液蒸发60克水后,温度降到20℃,析出无水晶体5克,再蒸发60克水,温度仍降到20℃,又析出无水晶体6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原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需补充溶质1克
B.将原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需补充溶质6克
C.20℃时该溶质的溶解度为10克
D.20℃时该溶质的溶解度为8.3克
解析:将某物质的溶液蒸发60克水后,温度降到20℃,析出无水晶体5克,此时溶液是
饱和溶液,再蒸发60克水,温度仍降到20℃,又析出无水晶体6克,可得出6
克晶体溶解在60克水得到的是饱和溶液。答案:A、C。
例4.下图为饱和溶液中某固体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该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时
不带结晶水。M、N两点分别表示该固体形成的两份溶液在不同温度时的浓度。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也随之变化,其中判断不.正.确.的是()
04方法提炼溶液的稀释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如,把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加水多少克?根据稀释前后硫酸的质量不变,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则g×98%=(g+x)×10%,x=g。需要注意的是液体混合时,体积不能直接相加,质量可以直接相加。如,已知硫酸的浓度越大,其密度也越大,现将98%的浓硫酸和22%的稀硫酸等体积混合后,判断所得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A.等于60%B.大于60%C.小于60%D.无法计算。98%的浓硫酸和22%的稀硫酸等质量混合后,H2SO4的质量分数为60%,等体积混合时由于两者溶液密度不同,溶液质量不同,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列出混合后,
05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一杯食盐溶液,其上层、中层、底层的密度分别为ρ1、ρ2、ρ3,则ρ1、ρ2、ρ3
的关系为()
A.ρ1=ρ2=ρ3B.ρ1ρ2ρ3C.ρ1ρ2ρ3D.无法判断
2.下列各组溶液中,溶质不同的一组是()
A.生石灰和烧碱分别溶于水中所得的溶液
B.胆矾和无水硫酸铜分别溶于水中所得的溶液
C.锌与盐酸、硫酸分别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
D.铁与硫酸、硫酸铜分别完全反应后所得的溶液
3.用水稀释某一饱和溶液时,下列各量不改变的是()
A.溶液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C.溶剂的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
4.测得Ca(OH)2的有关数据:6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ag,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
为bg,60℃时其饱和水溶液中C(aOH)2的质量分数为c%,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abcB.cbaC.bacD.bca
5.在某Na2SO4溶液中,Na+与水分子个数比为1:,则该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为
()
A.13%B.3.8%C.28%D.7.3%
6.某温度时,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50g分成两等份,一份蒸发5g水(温度不变),另一份加入1.6gKNO3都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度时KNO3的溶解度为()A.32gB.1.6gC.6.4gD.无法计算
7.要使二氧化碳气体大量溶解在水里,可采取的方法是()
A.降温加压B.升温加压C.降温减压D.升温减压
8.下列关于a、b数值的比较,a一定小于b的是()
A.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a%,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b%
B.某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a%,其溶解度为bg
C.物质高温时溶解度为ag,低温时溶解度为bg
D.某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a%,向其中加入少量该溶质,质量分数为b%
9.烧杯中盛满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溶液密度约为1g/cm3),全部倾倒后烧杯内仍残留
5mL溶液,用每次20mL蒸馏水冲洗了2次,此时烧杯中残留的醋酸溶液的浓度约为原先的()
A.1/81B.1/C.1/D.无法确定
10.现用98%的浓硫酸配制0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g/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等
配制该稀硫酸需要加水mL
配制时应将水小心地加入浓硫酸中
该稀硫酸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5:4
11.某同学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80克,在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
他把食盐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1克以下用游码),那么实际上他所配制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8.5%B.7%C.14%D.8%
12.将金属钠投入水中会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现将4.6g钠投入95.4g
水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等于4.6%B.等于8.0%C.大于8.0%D.小于8.0%
14.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若把质量分数为32%的该盐溶液,由50℃逐渐冷却,则开始有晶体析出的温度范围是()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克)
13.3
20.9
31.6
45.8
63.9
A.0℃~10℃B.10℃~20℃
C.20℃~30℃D.30℃~40℃
15.将质量各为5克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克水里,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氧化钠B.氧化钙C.氧化钾D.氢氧化钠
16.分离下列混合物,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得以进行的是()
A.氯化钠和硝酸钾B.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C.铁粉和铜粉D.水和酒精
17.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
A.氯化钠溶解度变小
B.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溶剂质量减小
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二、填空题
18.分离混合物或提纯某物质时,常用到①溶解②蒸发、结晶③冷却结晶④过滤等操作方法,选择适当操作序号按操作顺序填空
(1)除去ZnSO4溶液中的水
(2)除去石灰水中的CaCO3
(3)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
(4)粗盐提纯
19.在25℃时,向足量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1.6g无水硫酸铜,静置,最终得晶体质量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5克
20.已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克,若要配制饱和溶液,则:
(1)20克KCl应溶解在克水里,30克水中应溶解克KCl;
(2)克10%的KCl溶液中应加克KCl或应将溶液蒸发掉克水
(3)10克KCl可配成克饱和溶液,70克饱和溶液蒸干可得克KCl。
21.把m克物质溶于水配成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n%的溶液。已知A可能是Na2O、
P2O5、NaCl、KNO3、Na2CO3·10H2O、CuSO4·5H2O中的一种或两种。请依据下列要求填空:
(1)当m=n时,A物质是或。
(2)当m>n时,A物质是或。
(3)当m<n时,A物质是或。
的饱和溶液。
(3)向克含A的溶液中加入5克固体A后恰好形成t2℃时A的饱和溶液,则原有溶液中含溶质A为克。
(4)将25克质量分数为20%的A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有1克固体A析出,则m1
为克。
-END--
〖欢迎转发朋友圈、评论和点赞〗
全国中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