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学
推
断
提
升
练
利用听写
强化对题眼
的记忆
导语
推断题的题眼由于涉及知识种类较多,记忆过程中容易发生遗忘和混乱,且推断题涉及到多种物质之间灵活多变的组合类型,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对酸和盐、碱和盐的类别产生混淆,如认为显酸性的硫酸铜是酸,显碱性且俗名为纯碱的碳酸钠是碱,这种不自觉的错误认知对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产生了较大的干扰,以至于她们经常问出一些可笑的问题。此外,对反应现象记忆的混乱、对物质的俗名与用途的剑走偏锋式的回答方式、对反应类型和反应产生的能量变化颠三倒四式的解释方式等都影响了学生迅速准确解决框图推断的能力。所以我认为可以变换听写方式不断强化学生对题眼的直观认识,最终保证学生头脑中闪现的记忆内容是确定的、准确的。现象与类型
方式一是反应现象和反应类型相结合的听写,列举部分清单如下:
1.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的置换反应。2.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的复分解反应。3.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4.双溶液混合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的复分解反应。5.黑(红棕)色粉末变红(黑)的置换反应(4个)。6.黑(红棕)色粉末变红(黑)的非基本反应类型。7.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复分解反应。8.有白色沉底产生的非基本反应类型。
用途和俗名
方式二有关用途和俗名相结合的听写,列举部分清单如下:
1.熟石灰(消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的反应。2.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的原因。3.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4.纯碱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制烧碱的反应。5.烧碱溶液和胆矾溶液制芒硝(硫酸钠)的反应。6.高炉中冶炼赤铁矿(磁铁矿)。7.生石灰作干燥剂。8.烧碱变纯碱的反应。
条件与能量
方式三是反应类型与条件、能量变化相结合的听写,列举部分清单如下:
1.常温下大量放热的化合反应。2.常温下大量放热的置换反应。3.常温下发生的放热但现象不明显的复分解反应。4.点燃时放出大量热的非基本反应。5.典型吸热的化合反应。6.常温下发生的无明显现象的非基本反应。7.高温下发生的非基本反应。
其
它
1.发令枪冒白烟。2.照明弹的原理。3.正常雨水呈弱酸性的原因。4.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5.实验室制备氢气。6.固液常温制氧气。7.暗紫色粉末分解反应。8.需要催化剂助力的加热反应。9.检验二氧化碳。10.吸收二氧化碳。11.挥发性的酸除铁锈。12.有生理盐水参加的复分解反应。13.导致煤气中毒的反应。14.氯化铵不能与熟石灰混用的原因。15.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16.不用碳酸钡作钡餐的原因。17.用稀硫酸鉴别真假黄金。
在这样不重复、不间断的听写练习中,学生不仅能及时回顾网课期间的复习内容,还能建立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学科观念,不仅有助于其解决框图推断问题,对化学学习整体能力的提升也很有用处。
文字:孙慧杰
编辑:孙慧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