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高考化学知识盲点大汇总

、镁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2Mg+CO2=2MgO+C条件点燃,这是推断题常考考点,一个金属和一气体反应,生成一黑色物质和白色物质。氧化镁是白色的,碳是黑色的。反应现象是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和黑色固体。

、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裂化也是化学变化。(长链烃断为短链烃)选择题经常出

、记住硫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是三氧化硫。(选择题中,关于物质的量会考,求转移电子数目,二氧化硫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才会与氧气生成三氧化硫)

、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

、铁、铜等变价金属与硫反应时生成低价化合物(硫化亚铁、硫化亚铜)。而与氯气反应时生成其高价化合物。

、SO2能使品红褪色,加热时又能恢复成原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二氧化硫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如把二氧化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

、我们再记一遍,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是因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利用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若向品红溶液中通入等物质量的氯气和二氧化硫,不是强强联手而是两败俱伤,发生反应,Cl2+SO2+2H2O=H2SO4+2HCl,品红不褪色。若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等物质量的氯气和二氧化硫,变红色(不褪色)。

、PH5.6,才是酸雨,记住不是PH小于7就叫做酸雨。

、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硫化氢、碘化氢气体。

、记住几个常见的硫酸盐:明矾(很重要,十二水硫酸铝钾)重晶石(硫酸钡)绿矾(七水硫酸亚铁)胆矾(五水硫酸铜)芒硝(十水硫酸钠)

、模拟题选项: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被称为酸雨。(错误,参考)

、氯化铁溶液能与铜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

(正确,考了好几年的题在离子方程式里,利用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

Fe3++Cu==Fe2++Cu2+

(电荷不守恒,童鞋如果做离子方程式06-08年高考真题,这个点大概考了至少3次)

、关于原电池正负极方程式书写小窍门:

(1)个人是这么记住的,记住一个通式就是

2H2O+O2+4e-=4OH-(这个方程式既是吸氧腐蚀的正极,又是氢氧燃料电池碱性电解质的正极方程式)

(2)若氢氧燃料电池为酸性电解质:

负极:2H2-4e-=4H+(生成的氢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存在)正极我们看通式(生成氢氧根离子不能在酸性条件下存在,左右各加4个氢离子氢离子

4H++2H2O+O2+4e-=4OH-+4H+,左右约掉两摩尔水

O2+4H++4e-=2H2O

(3)若氢氧燃料电池为碱性电解质:

负极:2H2-4e-=4H+

(生成的氢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不可以存在,左右需要各加4个氢氧根离子

4OH-+2H2-4e-=4H+4OH-,合并为:

2H2+4OH--4e-=4H2O正极就是通式,记住了吗?(其实我们只需要记住2H2O+O2+4e-=4OH-这个通式,分析氢氧燃料电池是酸性还是碱性电解质,然后左右需要各加4个氢离子还是4个氢氧根离子,对不)

、外形上的主要区别:蒸馏烧瓶在瓶颈处有一略向下伸出的细玻璃管,而圆底烧瓶则无此装置。

、SO32-与MnO4-无论酸碱性如何,都不能大量共存(SO2与SO32-中S的化合价相同,还原性也相似)。

、酸性:2MnO4-+5SO32-+6H+==2Mn2++5SO42-+3H2O

近中性:2MnO4-+3SO32-+H2O==2MnO2+3SO42-+2OH-

碱性:2MnO4-+SO32-+2OH-==2MnO42-+SO42-+H2O

有3种情况。

、高锰酸钾与二氧化硫反应:2KMnO4+5SO2+2H2O=2MnSO4+2H2SO4+K2SO4

、标准状况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错误,标况为液体)

、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错误,胶体粒子可以带电荷,但整个胶体呈电中性)

、甲烷燃料电池:记住还是通式一般情况甲烷燃料电池都是碱性电解质(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溶于碱生成碳酸根)

负极:CH4+10OH--8e-=CO32-+7H2O

正极:2O2+4H2O+8e-=8OH-

总方程式:?CH4+2O2+2OH-=CO32-+3H2O

记住写燃料电池方程式可以用总的方程式减去简单的方程式就是另一极的方程式,

归根到底还是要记住通式2H2O+O2+4e-=4OH-)若燃料电池为酸性电解质呢,

还是以甲烷燃料电池为例:(正极方程式在通式基础上左右各加4个氢离子)

负极:CH4+2H2O-8e-=CO2+8H+(总反应方程式减去正极反应方程式)

正极:2O2+8H++8e-=4H2O(通式基础上左右加4个氢离子,再配成8e,左右各乘以2)

总CH4+2O2=CO2+2H2O

、医用酒精;通常为75%。

、血液是一种胶体,血液透析利用胶体性质,透析利用半透膜原理,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可以透过。

、记住:沉淀的转化是由一种难溶物质转化为另一种难溶物质的过程。

、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有例子,就是发不上来呀)

、工业上用氯气和熟石灰制取漂白粉。

、工业制备氯气可以通过电解食盐水,或者电解融熔的氯化钠固体。实验室采取的是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记住:看题中怎么问的,是写工业的还是实验室的。(推断题中经常会有一个是我们熟悉但是很容易忘记的方程式,年全国大纲无机推断i题就是有一个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童鞋一定认真分析,同时书上要求的方程式也要熟记,尤其是不常用的,还有镁与二氧化碳反应,铁与水蒸气反应。)

、二氧化碳与偏铝酸根反应:

CO2少量:2AlO2-+CO2+3H2O=2Al(OH)3↓+CO32-

CO2过量:AlO2-+CO2+2H2O=A(OH)3↓+HCO3-

、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分子中没有化学键。

、氨气与氯化氢气体,产生白烟,可用于检验氨气,考试题眼。

、氨:分子构性:三角锥形,二氧化碳:直线型。

、二氧化碳、过氧化钠、碳化钙,一定会书写电子式。

、氨气与氯化氢气体,产生白烟,可用于检验氨气,考试题眼。

、氨:分子构性:三角锥形,二氧化碳:直线型。

、二氧化碳、过氧化钠、碳化钙,一定会书写电子式。

、非金属性越弱的氢化物稳定性越差。

、化学平衡常数:aA+bB=cC+Dd记住平衡常数等于:ccdd./aabb(明白我要表达的意思吗,实在是太难打了)

、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或者是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可以看做是1而不代入公式。

、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碳铵:氨气、二氧化碳、水,1:1:1生成碳酸氢铵(俗称碳铵)(年高考重庆卷)

、滴定管分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区别;

(年重庆高考选择考点)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量取或滴定酸溶液或氧化性试剂。碱式滴定管-------橡胶管、玻璃珠-------量取或滴定碱溶液。刻度上边的小(有0刻度),下边的大。精确度是百分之一。即可精确到0.01ml下部尖嘴内液体不在刻度内,量取或滴定溶液时不能将尖嘴内的液体放出。

、对于恒容容器,通入稀有气体,由于容器的体积不变,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故反应速率保持不变,平衡也即不移动。若为恒压容器,通入稀有气体,容器的体积膨胀,对于反应则相当于减压。(经常考)

、苯环上有-OH才能使FeCl3显紫色。(高考化学重庆卷)

、一氧化氮实验室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

、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相差不大且有毒。

、常形成氢键的元素是N、O、F。

、将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变浑浊或有晶体吸出,说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方程式就是二氧化碳、水、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推断题题眼:A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A为氮元素。(山东高考)

注:来源于化学课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yy/60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