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信息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按着顺序这个题目应该说“制取氧气”。但内容太少,只是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用什么制取氧气,怎么制取氧气(有关实验的操作部分以后单独讨论)。引出了“分解反应”、“催化剂”等概念。又是因为工业上制取氧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沸点不同)从空气中分离出来,所以一带而过,没有多少知识点。干脆前面涉及到的易混淆的几个概念做一下对比分析:
1、混合物和纯净物:我们在学习空气时知道,空气是混合物,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是纯净物。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还将学习什么是单质,什么是化合物。而这些概念或名词,很容易混淆,考试时也常作为题目来考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深入分析一下(童老师再说一遍,初中化学就是学概念,要想学得透,必须多看书,一遍一遍地看,尤其是概念定义,要一字一词仔细看)。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那么,这里面说的“物质”究竟是什么呢?童老师告诉你:是“分子”!是“化学式”!而不是“原子”或“元素”。也就是说,所指的东西里面,如果只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如果有两种或多种分子,就是混合物。(为了叙述方便,后面用化学式表示分子,如果你是新学者,这些符号你可能还看不懂,不过没关系)空气里有N?、O?、CO?等,是混合物,氮气里只有N?,氧气里只有O?,二氧化碳里只有CO?,它们都是纯净物。如果把“物质”理解为“原子”或“元素”的话,那就是“单质”或“化合物”的区别了(以后会讲)。由上面可以看出,每一种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纯净物,混到一起(如果不发生化学反应,不化合成一种物质),就是混合物。
考试时总会出那些特别的和容易疏忽或混淆的题目。我举出一些例子供大家思考,看看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如:食盐水(NaCl水溶液)、盐酸(HCl气体的水溶液)、王水(又称“王酸”、“硝基盐酸”。是一种腐蚀性非常强、冒黄色雾的液体,是浓盐酸HCl和浓硝酸HNO?按体积比为3:1组成的)、氨水(又称阿摩尼亚水,主要成分为NH?·H?0,是氨的水溶液)。这些从名字看起来好像是一种“物质”,其实都是溶液。特别说一下氨水,虽然是氨的水溶液,化学式里也有水,但两种分子的比例肯定不会是1:1的,里面肯定会有NH?·H?0和H?O两种分子,所以也是混合物。
上面说的是溶液,还有可能拿出一些“液态”的物质让你判断,比如熔融的氯化钠、液氨、液氧、液氮(这几个是纯净物),液态空气(混合物)等。
还有一些特殊的固体难以判断,比如:胆矾(CuSO?·5H?O通常读作“五水合硫酸铜”,俗称蓝矾、胆矾或铜矾)、明矾(KAl(SO?)?·12H?O十二水硫酸铝钾,又称:明矾、白矾、钾矾、钾铝矾、钾明矾),这些虽然化学式里像氨水一样含有水,但是它们是有一定比例的晶体,是纯净物!
再有就是一些有机物,比如木材、食品、油类等,成分非常复杂,不是一个级别的问题,也不会出这样的考题,如果出了,要根据题意分析,严格意义上说是混合物。
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与分解反应。教材中只是列举了磷、硫、铁在氧气中燃烧,说它们是化合反应,其实远不止这些。梳理如下:
①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很多金属都能跟氧气直接化合。
②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经点燃,许多非金属都能在氧气里燃烧
③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许多金属能与非金属氯、硫等直接化合成无氧酸盐。
④氢气+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因氢气性质比较稳定,反应一般需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进行。
⑤碱性氧化物+水→碱
多数碱性氧化物不能跟水直接化合。判断某种碱性氧化物能否跟水直接化合,一般的方法是看对应碱的溶解性。
⑥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
除SiO2外,大多数酸性氧化物能与水直接化合成含氧酸。
⑦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大多数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可以进行这一反应。其碱性氧化物对应的碱碱性越强,酸性氧化物对应的酸酸性越强,反应越易进行。
分解反应的类型很多很复杂,只要记住是“一变多”,记住课本上列举的几个例子就可以了。
关于氧化反应,在这里是一个狭隘的概念,没有太大的意义。实际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包含其中,只是教科书里安排到了高中的课程里。童老师认为应该提前到初中上册的最后来学,对于理解多数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配平等,都非常有意义,到时候童老师会提示大家,让大家提前学。
长按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