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m.39.net/pf/bdfyy/qsnbdf/
高考还有34天只是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受骗,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缺乏信心!子夜刷题!共同高考!
供稿云南省高中化学缪森名师工作坊老师
第二段四大题型训练之化学实验16(MS79)
实验题解题小结(6):
规范实验表述:
有关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不仅要求准确,还要求全面,有时还需要指明是何处产生了什么现象,其答题规范可利用下面的模板来处理:
(溶液)→
(1)颜色由……变成……
(2)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
(3)溶液变浑浊
(4)生成(产生)……(颜色而不能含具体物质)沉淀
(5)溶液发生倒吸
(6)产生大量气泡
(7)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
(8)有液体溢出
(固体)→
(1)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2)固体逐渐溶解
(3)固体体积逐渐变小(变细)
(4)颜色由……变成……
(气体)→
(1)生成……色(味)气体
(2)气体由……色变成……色
(3)先变……后……(加深、变浅、褪色)。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氢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化学实验解题步骤
(1)明确目的,弄清原理
(2)选择实验用品
(3)实施实验操作——注意严谨性、逻辑性、规范性、安全性。
(4)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全面而准确。
(5)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典例:看答案,体会实验题的答题步骤!规范语言!
27、(Ⅰ)氨基甲酸铵(NH2COONH4)的制备,氨基甲酸铵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分解、易水解,难溶于CCl4.可用做肥料.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图1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H3(g)+CO2(g)?NH2COONH4(s)△H<0.
注:四氯化碳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1)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 降低温度,防止因反应放热造成产物分解.提高反应物转化率 .
(2)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 通过观察气泡,调节NH3与CO2通入比例 .
(3)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实验方法是 过滤 (填写操作名称).为了得到干燥产品,应采取的方法是c(填写选项序号).
a.80℃热风下烘干b.60℃热风下烘干c.40℃热风下烘干
(4)尾气处理装置如图2所示.
双通玻璃管的作用: 防止倒吸 ;
浓硫酸的作用: 吸收多余氨气 、 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反应器使氨基甲酸铵水解 .
(5)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0.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测得质量为1.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80% .(精确到2位小数,碳酸氢铵和氨基甲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9和78)
(Ⅱ)FeSO4?7H2O晶体的制备
(6)已知: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Fe3+
1.1
3.2
Al3+
3.0
5.0
Fe2+
5.8
8.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出发,制备绿矾(FeSO4?7H2O),补充完整由硫铁矿烧渣制备FeSO4?7H2O晶体的实验步骤(可选用的试剂:铁粉、稀硫酸和NaOH溶液):
①向一定量烧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
②向滤液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后,过滤 ,
③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约为5.0~5.8,过滤 ,
④将得到溶液加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FeSO4?7H2O晶体.
27、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中研究+2和+3价铁的硝酸盐的化学性质.
(1)他们测硝酸亚铁溶液的pH常温下小于7,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是
Fe2++2H2O?Fe(OH)2+2H+
(2)甲同学欲配制硝酸亚铁溶液,为防止水解,称量一定量硝酸亚铁晶体溶于pH=1的稀硝酸中,溶液呈深棕色,液面上方有红棕色气体,放置一段时间,溶液最终呈黄色.
(已知:Fe2+能与NO结合形成深棕色的[Fe(NO)]2+:Fe2++NO?[Fe(NO)]2+)
①液面上方红棕色气体是NO2
②经检验黄色溶液中有Fe3+.检验Fe3+的操作是 取少量黄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含有Fe3+
③最初溶液中生成[Fe(NO)]2+使溶液呈深棕色,最终溶液变黄色的原因是 在稀硝酸中Fe2+被NO3﹣氧化为Fe3+,使c(Fe2+)降低,Fe2++NO?〔Fe(NO)]2+的平衡向左移动,当Fe2+被完全氧化为Fe3+时,溶液由深棕色变为黄色
(3)甲同学继续用所得溶液进行实验.
操作
步骤及现象
i:往溶液中缓慢通入SO2,液面上方有红棕色气体,溶液黄色无明显变化
ii:继续通入足量的SO2,溶液变为深棕色,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浅绿色
①步骤i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O3﹣+3SO2+2H2O=3SO42﹣+2NO↑+4H+
②甲认为由步骤i的现象得出SO2与NO3﹣发生了反应,没有与Fe3+发生反应,请判断甲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正确.溶液上方产生红棕色的气体,说明NO3﹣被还原,溶液没有深棕色出现,说明Fe2+没有被氧化为Fe3+
③步骤ii溶液变为浅绿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SO2+2H2O=2Fe2++SO42﹣+4H+
④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SO2的还原性比Fe2+的强等
体会答案,反思答题逻辑弱项,阅读弱项。才能精进!!
敬请长按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