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潮汕村落,深山里的下湳村

北京权威扁平疣医院 http://m.39.net/pf/a_8744643.html
周末,又去装泉水。虽为晌午,且地处偏僻,道路崎岖,我们到达时,仍有一老人在那儿等着。打了招呼,仍是要等。水流很小,可能轮到时,还要一个钟头左右。我便与老人商议,稍会他要是装满了,帮忙把瓶子接上,我们想再去山里面看看?山里人淳朴,且都是装水的人,有互帮互助的默契,他答应了。况且,来这儿装泉水的人,等待时间较长,都有到四处走走、看看习惯。前段时间,我曾开车至里面,在一叉道进去,逛过了山里的华岭村,其幽静、原始、澄清的环境,仿如与世隔绝,山野、村落、人家、淳朴、清新,有心头寻找“诗与远方”的现实亲切感。深山偏僻,仅有一条窄小、弯曲、险要,崎岖的泥土道路进入,人迹也鲜见。我曾想开到路的尽头看看,有什么险峰美境,因道路为窄小的单车道,且没有去过,怕车子开进去出不来,只能作罢。后来,我才与一装泉水的人聊天,知道里面能开车,且还有顶湳、下湳等村落,心头也就有再去看看的愿望。毕竟,一个人留在心头的任何念想,都有解开的欲望。路崎岖不平,弯弯曲曲,车开得很慢。永远也不知前方是哪儿,我们只能一边欣赏风景,一边慢慢地开车。山林道路很幽静,两边的风景如画,青山入怀,远处山谷还传来了隐约的鸟叫声,这种感觉很为奇妙,心境也变得很为平静、澄清,一点杂念也没有。似乎,一个人只有真正的沉浸于深山幽林之中,才能抛开脑后的一切,放飞心情,回归自我的纯净,感觉很好。路的前面出现了叉道,有一上山小道,也有一向前小道。怕山路开不进去,又往前开。不久,又出现了叉道,仍是上山小道,向前小道。但是,这上山的小道,是水泥道路,单行道,肯定里面有村落。我便跟妻说,进去看看吧?妻犹豫了一下,同意了。路很窄,迎面有车来,肯定不能避让。而且,路的一边靠山,一边向着山谷,十分险要,我认真开着车,在一边的妻,再忍不住劝着,开慢点,开慢点。从声音之中,可以听出,她的心中也很为害怕。慢慢地,我们便见了伫立于山谷旁沟流大树,树身硕大,树冠如伞,像是在村头迎着拜访的陌生客人。我跟妻说,这是橄榄树,潮汕山里村落,都有不少这样的树木,现在已是很少见了。妻喊喊着,你还是集中精神,开好车吧?从外面沿着山林开车进来,不到二公里路程,便见到了一个开阔的地方,心情也一下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不由想起,魏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所写: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正想着,眼前的一切,竟然与他所写的,很为相似。路的尽头,是四面环山的开阔地,村前搭着篱笆种着一大片瓜菜,中央及山腰,是村落的房子。我的心中,暗自感叹着,真美,这神往的地方,来对了。在村前,唯一一座贴瓷砖的楼房水泥大埕前,停下了车子。心情愉悦的我,不禁对妻说,咱们四处看看吧?四处环顾,眼前的一切,屋子错落,风景如画,很美,很宁静,很清新,仿如来到了另外的一个世界。村道口的山坡阶上,有几棵硕大的橄榄树,树身斑驳,树叶繁茂,遮阴蔽日,成了一道亮丽风景线。村口空地种的篱笆瓜菜,花叶相间,蜂蝶缭绕,有山里农家的气息。不禁地,我拿着手机,对着菜园四处拍照。村子座落在群山围绕的凹地,整个村庄是西北朝东南格局,是潮汕的传统建筑模式。村落的建筑,以四面环山的空阔地为基点,有建在中心的,有建在左边半山腰的,有建在右边半山腰的,看似有些零散,但从高处往下看,却如“孔雀开屏”般,形成一个四处屹立着的整体,错落有致。一条沟流,从北往南,分成东西两边。看样子,寨子应是分多批择地建设,形成现有的格局。寨子的屋子,都是有石头砌成的,用杉木瓦片盖顶,大部门的单间连成一排一片,是典型的潮汕竹竿厝建筑。有一点不同的是,山里人家的墙体用石头砌地,而潮汕村落大部分用灰沙土夯成的。与华岭村不同的是,该寨子较大,看似有几百户人家居住。而且,现在仍可看到人迹。在村委员会村址的大埕前面,及村口橄榄树下,停留有几辆汽车。隐约的,还能听到妇人的说话声,孩子的叫喊声……寨子分成东、南、北边区,各成一角落,我们便从主体的南片区先走起。屋子也按山坡形,分层建筑,递阶而上。阶级及阶围,都是用石头砌成,隙缝之间仍留存着泥土,没有水泥筑固的痕迹,浑然天成,极具特色。拾阶而上,见级阶石旁,长着一棵矮丛及腰的茂树,上面结满着油亮的小果子,细辨,原来是山茶树,能在此遇到,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小时,我也曾在外公看管的山林,见到山茶树,没想到又在这儿见到了。屋子有几排,大都是紧锁着门,有的屋顶已破漏,看似多年已没住人的。也有的,没有门,里面空荡荡的,还有部分留存着以前居住的杂物,却很干净。慢慢的走,细细的看,仿如走进了远古年代,山里的人家,简朴的居室,青山白云,一幕幕,一场场,有如电影于脑海中放映。我还发觉,这儿的各家各户的门前,都放着一口大水缸,可能以前没有储水工具,大家用此蓄水家用吧!正想着,便见到了前面有人语,好像是妇女的声音。上前,见屋旁几棵荔枝林下,有一男女,正在说话。树下摆着一桌椅,上面泡着工夫茶。屋前放着一箱箱的蜂巢,蜜蜂在四处纷飞着。见了陌生人,我打着招呼问,您好,能不能问一下,这村子叫什么名字呢?男人望了我一下说,这是下湳村,你们是……我笑着说,从这儿经过,好奇,便进来逛逛。这儿的环境,空气,村落,都很好。山青水秀,风景秀丽,古屋如林,仿如与世隔绝了一般。见如此,男人便说,这是个好地方啊!接着,我们便聊了起来。据介绍,这儿叫下湳村,地处偏僻,几乎与世隔绝,鲜有人进来。山上面还有一个顶湳村的,顺着前面的叉道的上山路,可以开车进去。男人是该村落的,白天进来养蜂,晚上回去。村子是革命老区,原有近千人,但由于地处深山内,出入极为不方便,村民几乎全部外出务工、务农,几乎没有人居住了。男子说,他们的先祖,与什石洋村为同一脉,为兄弟俩,一脉在什石洋村居住,一脉便搬来这儿居住。这儿,原来有粮站、中学、卫生室、信用社,盛产山药、芋头、枣子、山霉、西葫芦、平菇等,有硅石、雌黄、斑铜矿、胆矾矿石……听着,我心若有所触,也不禁想起了诗人卞之琳《断章》的诗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可能,是这样的吧!有不少山里的人,辛苦奋斗了一生,以为山里生活清苦,便搬到山外去了。有不少久居山外的人,受不了城里的喧嚣,寻找一片心灵净土,又梦回山里来。人生,有时就这样不可思议!从上面下来,我们又向北片区的屋子走去。北片区的主上山道,紧挨着村路口橄榄树下,另有一条偏僻的山道出口,紧挨着南片区的山坡林子。我是从主上山道上去,经过树下,见下面立有两石板凳,便起了一阵清凉。心想着,如坐于半山坡大树下的石板凳上,沐着半山的清风,看日落日起,听鸟声啁啾,要是来上一杯清茶,那该是一件多远惬意的事啊!北片区的屋子,是单排围着山腰五间连的竹竿厝,也是石砌房屋。沿着道路而上,第一排的房屋,都没有门,屋内收拾得很干净。屋子面东,屋前有空地,可用于种菜或放杂物。如果搬出一只椅前,坐于屋前,山间的美境一览无余,视野十分开阔,是一个居住的好地方。再上前,可见路旁山坡几排向日葵,开着黄色的花,很美。旁边搭有一个瓜棚,种着瓜,乡野的气息味道很浓。再往南走,也是一排的五间连的屋子,屋顶仍是很完好。由于年代久远,部分靠山的墙体已崩塌了。沿着山腰再往走,也即是在山下,我们往山上看到刷着白色围墙,村落的祠堂建筑了。这似乎是一个小型的寨子,有一个小型的寨门。有点特别的是,寨门是有杉木瓦片屋顶,如今仍保存完好,门内左右放着两长形石条,供乡人休憩用的。由于位于半山,寨门前眼界开阔,山风清凉,甚感舒畅。我本想着走进去寨门内看看,没想到里面的不少房屋已倒塌了,荒凉一片。紧挨着寨门不远,便是一祠堂了,远处看去,是典型的三进式格局。祠堂大门围有铁栅栏,门楣额匾“蔡氏祖宗祠”。大门没关,我往里瞧,看到厅内是空荡的,左右各放着两对木质沙发,上面摆着泡茶工具。见没人,我也不敢进去,四周瞧了瞧,便出来了。心中也想着,可能,这儿的祖祠先祖,村人已搬至山外供奉了。祠堂旁往前,又是一村中祖屋,屋前有小埕,埕前植有一棵有几十树龄的仙人掌,有二三米高,上面开着含苞欲放的花朵,有的部分黄色花体已露出花苞,引来不少飞舞的蜜蜂。山野之花,分外美丽,况且又是几十年树龄,甚感珍贵。试想,要是花朵全部开放,这茂密的树身,将是一片多么美丽的花海啊!再往前,又是山林了。四周都是百年以上的大树,曲型的潮汕橄榄树,错落有致,有的几人伸手难抱,树影婆娑,树下阴凉,虫儿幽鸣,我走着,仿如来到了另外的一个山野清凉世界,心情十分畅快,又四下拍了照。见上面还有上山道,不远处用竹篱围上,上面长满绿色滕蔓,门前挂着两个红色的酒家小灯笼,我又想着上去看看。原来,竹篱爬满绿叶滕蔓的,是百花果……我正想走进里面看看,没想到一声响亮的狂吠声,吓停了脚步。这是狗见到陌生人的一种警示,只见里面有人的声音,对着狗儿喊着,不要出去,不要出去。狗儿本想冲出来,听到主人的声音,又摇着尾巴,迟疑了一下,折回去了。吓出一身汗的我,便有些扫兴的,折回去了。况且,过来已有一个钟头左右了,装泉水的老人,该要回去了。我们回来时,只见刚才装水的老人,瓶罐已绑在摩托车上,刚好要离开了。我打开车窗,对着他,说着感谢。他刚装好水,而我回来了,时间刚刚好。停好车,我回来时,只见妻对着我说,已装好最大的一大瓶的水了。刚才那老人家说,我们不在时,又有人来接水,要求让他先装,老人不同意,说我们快回来了。而我们这一大桶水,可能要流半个钟头左右。原来,他早已装好了水,又帮我们看着半个钟了。我听着,心暖暖的,望着老人回去的方向,也默默的说着谢谢,谢谢。都说山里人淳朴,果真是这样的啊!

深夜写于普宁

声明:本文为“啦啦啦文字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xz/80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