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性寒门

知今而不知古谓之盲瞽

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沉

梵音之中回首

览国医之精粹仰先人之通慧

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正邪相争,致阴阳气血偏盛偏衰或脏腑经络机能失常的结果。故中药的治疗作用,主要是扶正驱邪、消除病因、纠正紊乱的脏腑气机及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恢复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功能而治愈疾患。

中药所以能治病,与药物自身的性能(药性)有关,前人认为药物多有偏性,医家张景岳云:"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盛耳,欲救其偏,则惟气味之偏者能之。"指出只有用药物的偏性,才能纠正疾病的偏胜。清代医家徐大椿总结道:"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依此可见药物本身含有的成分、产地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着药物的药性。

禁止模仿版面设计

禁止转载平台作品

黄芩枯者清肺金,坚者凉大肠、降热痰,佐白术则能安胎。

黄连泻心火,而津液自生;除湿热,而肠胃自浓。姜制降痰。

此芩连二药,若用猪胆汁炒,又能降肝胆之火也。

黄柏治痿、定蛔,退伏火而泻劳热,滋不足之水,大治阴虚。

知母益真阴,治骨蒸之有汗,补肾水,泻无根之火邪。

此柏母二药,酒炒则性温,盐制则下降,皆补阴之要药也。

白芍止泻痢,补阴血,治心腹虚疼,尤健脾经,其性能补能收,酒炒才妙。

赤芍利小水,消痈肿,又为火眼要药。其性能泻能散,生用正宜。

此赤白二芍,产后勿用,以性带酸寒,能伐发生之气也。

石膏降胃火,而理头疼。解肌表而止烦渴。

山栀降火极速,从小便泄出,性能屈曲下行。又能清肺胃之烦,止血家之吐衄,必须酒炒微黑。

熟地滋肾而益真阴,活血而填骨髓。

生地生血而凉心肾。

此二地酒洗则性温,姜制则不泥于膈。

天冬止渴补虚,治痰嗽而润肺,能引熟地而至所补之处。

麦冬生脉清心,止烦渴而去肺家伏火,能引生地而至所生之位。

柴胡治两胁俱疼,少阳可引。退往来寒热,外感宜投。能升胃中之清气,从左而旋。

升麻散手阳明寒邪,疗足阳明齿痛。能升胃中之清气,从右而旋。

前胡除内外痰实如神,逐胸胁结气无双。

犀角解火毒,而疗鼻血疮疡。安心神,而除烦渴风毒。

若使引入胃经,升麻亦可代用。

牡蛎涩精而止虚汗,崩漏能医,必须火为良。

朴硝开热结,而通脏腑。泻实软坚,虽有停痰可化。

大黄乃荡涤之将军,走而不守。夺土郁而无壅,破瘀血而下流。

牡丹皮治无汗之骨蒸,消下焦之积血,止上焦之吐衄,破血亦宜用也。

地骨皮治有汗之骨蒸,亦发风邪,退热尤宜用也。

竹叶逐上气咳逆喘促,退虚热烦躁不眠。专凉心火,尤却风痉。

竹茹治心烦呕哕,肿痛兼疗。茵陈却黄胆风湿,小便能利。

菊花收泪明目,治头风止头痛。同地黄酿酒,解醉汉昏迷易醒。

薄荷清六阳之会首,凉心膈而治头风,总能清热。

荆芥清头目,肌表立解。下瘀血疮痍即散。

栝蒌仁下气消痰,润肺除嗽。疗结胸、通郁热于胸中,为治嗽之要药也。

天花粉止渴通经,降膈上之热痰,乃消渴之圣药也。

槐花止脏血,热炽淋沥。茅根止吐血,取汁煎药。

地榆疗崩漏、止月经,尤治血痢,下部泻血莫缺。

山豆根解热毒而止喉疼,嚼汁吞之为妙。

干葛发表解肌,止渴生津。能解酒毒,免伤心肺。

木通泻膀胱火,而利小便。通利关节,随二便之利药,而皆能通也。

泽泻利水道,而实大便。退阴汗,庶免淋沥。但补阴则为不足。

枳壳宽中下气,能攻肠中之积,其性缓而长。

枳实消痰削积,能泻胸中之痞,其性急而速。

青皮破凝气,厥阴之经可通。削坚积,饮食郁滞可解。

滑石利小便,尤清六腑之热。

瞿麦治血淋最捷,利小便堪夸。

香附米理血气,开郁道,乃妇人之要药。醋煮以温经,童便炒以润燥。

常山治疟疾,而化结痰,醋煮免吐。

芫花散皮肤水肿发浮,消胸膈痰涎气逆。

大戟消水肿腹满,除皮肤燥痛,甘遂同功,此二药俱有破铁石之能。

车前子利小水而实大便,尤能明目。

葶苈定喘消痰,而虚浮可逐。泻肺气通小便,炒须纸隔。

桑白皮治喘嗽,泻肺气有功,蜜水炙用。

桔梗疗肺痈而利咽膈,通肺气而止咽痛。化痰顺气,开提诸药上行,为舟楫之剂也。

兜铃却痰结喘促,清肺家火热。

竹沥、荆沥、俱为痰用。但少食用竹,能食用荆。

甘草生寒泻火,炙温以健脾经。和诸药而弗争,解百毒而无忧。

连翘疗疮疡,消肿毒,又能散诸经之血凝气聚。若久虚之人,不可轻用。

桃仁通经破血,润大肠之难通。

皂荚桃仁,并可通秘。血宜桃行,风用皂通。

龙胆草去肝经之客热,除下焦之湿肿。

海藻治项间瘰,消颈下瘿囊。偏坠疝气立止,小便艰难能利。

海带昆布同功,俱为破气之要药。

汉防己泻湿气于膀胱,治脚气于下部。

胆矾主痰气诸痫,更除热毒。

薏苡仁多服开胃,且治肺痈。消水肿,治艰步之缓风。壮筋骨,主拘挛之湿痹。

沙参主疥癣恶疮,散诸疝之绞痛。排脓消毒,补五脏之阴气。

郁金凉心脏亢阳,兼驱血气作痛,仍散积血归经。

紫草利水通窍,治目黄成疸,凉疽疮血热。

胡黄连治口疳,疗痈疽,兼解骨蒸之热。

苏木消产后败血,而疗疮疡。

地肤子专利水道,去热于膀胱。浴身却皮肤瘙痒,洗眼除热暗涩疼。

夏枯草破痈坚瘿瘤结气,散瘰鼠头疮。

苦参扫遍身痒疹,止卒暴心疼

芦荟治癫狂诸热,尤杀疳虫。

水银杀虫,又下死胎。疗疮疡而除疥虱。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xz/66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