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无涯的时间平分进琐碎寻常的日子里把每一个日子划分为时序分明的十二时辰是祖先应对生活的智慧时光倏忽作息易变在朝九晚六的今日再次回顾十二时辰总觉时轮井然,光阴宽绰随便截取一段展开来都是藏在时光里的诗意中国
一个时辰称为一个大时
半个时辰便为一个小时
一天十二个时辰
二十四个小时
今天我们通过古今对比的方式
一起来看看在中国十二时辰里
我们能看到什么?
子时
又叫夜半、子夜、中夜
夜深人静
尚未入眠的人
要么用时间养着理想
要么用身体养着灵魂
古人讲“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三更便是子时,没有太多途径可走的士子们,只能囊萤映雪,秉烛夜读,把所有的理想,寄托在一豆青灯万卷书中。
同样无眠的,还有一些孤独的灵魂,唐朝的张继,在安史之乱后,逃亡苏浙一带,可谓去国离乡,子夜时分辗转无眠,于是内心孤独如水,写下了千古名篇《枫桥夜波》。
今人这个时辰夜生活刚刚开始
23点,香港依旧车水马龙
五光十色的招牌,烟火气十足
那些曾跟着香港电影闻名世界的模样
也开始随着时间慢慢褪色
一个时代终究会结束
丑时
又叫鸡鸣、荒鸡
士子释卷
与酣睡的人一同进入梦乡
此时万籁俱静
天地人间
进入真正的休息时间
丑时,肝经当令,人卧则血归于肝。《黄帝内经》讲“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气足的人,思维敏捷,做事有果,因此,丑时,最好的状态当是在深度睡眠之中。
人在深度睡眠中的时候,曙光初现,被称为“知时畜”的鸡,便开始啼唱,告诉人们,拂晓即将来临,寅时便该起身,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凌晨1点,谁有兴致赏月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有
它在月下俯视着这座城
如今只有它知道
当年的宴会是怎样一番热闹
也只有它知道
王勃在宴会上风发的意气
寅时
又叫平旦、黎明、早晨
古人讲寅不通光
此时太阳方出地平
天地一片朦胧
早起的古人
已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南北朝诗人鲍照有诗云:“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
城门一打开,城市就醒来了。各类店铺也陆陆续续开始营业,小贩们挑着担子进到城里,赶路的士子和商人,也经由城门向各自的目的地进发。
4点的伶仃洋
如今有港珠澳大桥在守候
文天祥曾经的: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终于成为过去
卯时
又叫日出、日始
旭日初升光耀大地
农夫开始耕作
农妇开始采桑
世世代代的重复里
有生生不息的传承
中国是农耕文明的国家,早在先秦时,就有《击壤歌》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听起来真是简单又爽朗,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这才该是生活最本真的面目。
一天从此时开始
神州大地迎来旭日
温柔的光唤醒整个江山
5点的福建泉州
太阳将再一次升起
黑夜很漫长
但光明终将到来
辰时
又叫食时、早食
中医认为
辰时胃经当令
此时,早饭对身体来说
如同春雨一样金贵
晨光熹微,蒸汽翻腾,坐在明窗之前,用丰盛的早餐,唤醒沉睡一宿的身体。日头不断高升,天色逐渐清朗,吃过早餐,身体也变得神清气爽。
辰时,人们吃早饭的时间
7点的万里长城
已经随着升起的太阳缓缓苏醒
曾经的烽火狼烟早已不见踪影
在重峦叠嶂上蜿蜒的它
是历史的见证
从秦皇汉武,到明清之末
朝代在更替,长城在延伸
幻灭的是王朝,永恒的是文明
8点的云南元阳劳作正忙
梯田错落有致,禾苗生机勃勃
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巳时
又叫隅中、日禺
粥罢饭讫,身体导和
便坐明窗下
耳边有风声叶声
眼前有诗词歌赋
是人生一大乐也
远远的一条山路伸进白云里,春光正好,清溪流长,不时有落花随水漂来,闲静的柴门外,就是蜿蜒的路,柳荫深处,藏着读书的斋堂。巳时的阳光不骄不躁,穿过柳荫,清晖遍体,光斑点点。人在山水间,书在斋堂中,简直是人生至乐。
巳时太阳普照大地
甘肃敦煌石窟9点迎来第一批游客
这里从来不缺少故事
有画家得到灵感
有匠人坚守一生
如今大漠没了孤烟
只剩下了落日独圆
少了商人的驼铃声响
多了旅人的嬉笑怒骂
10点的黄山
云海翻腾,风起云涌
光线也难穿破的云层
造就了一片仙境
也难怪会有人说出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游山要游徽黄山,不到黄山憾一生
午时
又叫日中、日正
午时天地气转
此时心经当令
饭罢小憩
焚一线香静坐
安神养心
午食要有节制,当饥而食,不宜饮太饱。饭罢稍动,不可久坐。动罢焚香一柱,闭目静默,午后神思才会清静,做事也会更加游刃有余。
午时,阳气至足
11点的杭州和其他地方比
多了些安宁,少了些匆忙
看皇家气派要去北方
看文人墨客要到南方
江南园林的静谧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天人合一,黑白交融
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未时
又叫日跌、日央
日过中天
渐渐往西跌落
此时身体已得食物滋养
读史可以明智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一个个王朝的兴衰更替,一辈辈英雄的起起落落,在历史的车辙下,都尽落眼底,读史,也可以扩大一个人的人生格局。
14点的山东,最美的是泰山
泰山在古人心里等同于神
封禅在泰山、祷告在泰山
连三皇的叫法都是:
天皇、地皇、泰皇
这里有至圣孔子、亚圣孟子
兵圣孙武、武圣姜尚
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
山东人骨子里就懂礼忠君
申时
又叫时、夕时
古人习惯
第二餐在申时进
故曰哺时
午后时光最是一天惬意时
在浓稠的时光里诵读
人生又一快事也
此时,日渐西斜,阳光打在万物上,便有了一种时光深旧的恍惚。小酌一杯后,趁着微醺之意,或坐在室内,或信步庭外,把读过的诗书随心所欲的吟诵,也不失为消遣时光,虚度光阴的美事。
更有宋代大儒朱熹认为“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15点的四川竹林,清风徐来
熊猫玩的正欢
这个靠卖萌就能在全世界赚钱的硬通货
懒懒散散的样子的确能治愈人
也难怪有人调侃:
熊猫跟其他动物交朋友
从不问对方是几级保护动物
反正都没有它宝贵
酉时
又叫日入、日落、傍晚
酉时金乌西坠
鸟雀还巢,万物收敛
最宜静坐
焚香反思
日落时分,天地间有一种磅礴的宁静感,连夕照铺在粼粼江面,也有一种恬淡的安详。此时,忙碌一天的人开始回家,倦飞一天的鸟也开始还巢。屋子里的光逐渐昏暗似有若无,不必点灯,只消焚起香来,抚琴一曲,籍由自然的泰然,把天籁纳入琴中,与天地精神往来。
此时一定要去看看广西桂林
你会看到中国的山水画活过来
广西的美,很难写出来,要看
一叶扁舟浪荡江上的潇洒
一张渔网撒满江面的魅力
一个渔民在夕阳下的身影
一只鸬鹚激起的层层涟漪
都很美
戌时
又叫黄昏、日暮、日夕
黄,地之色也
昏,日冥也
天地清静
白天的事已做完
可约会
黄昏一到,人总是容易感伤,感伤于光阴易逝,感伤于人生多舛。多情诗人李商隐在一个黄昏驱车登古原,只见山色苍茫,暮霭沉沉,不由感伤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同样是黄昏,几百年后,欧阳修大约也感伤了,于是想到了约会——“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约会,不一定是为男女之情,也可以什么都不为,只是简单的叙叙旧情,只是为了对抗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孤独。
19点的西安,变得灯火璀璨
这座十三朝古都,几经沉浮
没有如它的名字一样:长安
人们津津乐道的:
大秦帝国、大汉天子、大唐盛世
在那古城墙、古道中
还能窥探到许痕迹
亥时
又叫人定、定昏
亥时夜深
天地悄然
一日忙碌至此可歇
安眠休憩养精蓄锐
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此时万物收敛,人间希声,劳碌了一天的人,终于可以安定下来休息了。讲求精致生活的人,可以燃一支香,以帮助入眠,安定心神。
现代人的亥时
如今是人们为数不多的
属于自己的时间
22点的上海,正是狂欢的时候
有人在闪烁的霓虹中漫步
有人通宵在写字楼里拼命
高楼大厦的灯火辉煌下
是无数个渺小而坚强的人生
从子丑寅卯
到辰巳午未
从申酉戌亥
再到子丑寅卯
中国的十二时辰
不只是周而复始的轮回
更像是祖先留给生活的平仄
把韵脚压在一个个平凡的日子里
演绎了生生不息的希望
转化出欣欣向荣的诗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