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农大的植物王国第四辑

中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70416/5291113.html

  我们的农大,美的不像话,而这些种类繁多的植物们更是为她的美锦上添花~

  哈喽小伙伴们~这里是农大植物王国的第四辑!本期   山楂(学名CrataeguspinnatifidaBunge),又名山里果、山里红,蔷薇科山楂属。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朝鲜和苏联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山楂(学名CrataeguspinnatifidaBunge),又名山里果、山里红。蔷薇科山楂属,落叶乔木,高可达6米。核果类水果,核质硬,果肉薄,味微酸涩。

  蔷薇科山楂属,落叶乔木,高可达6米。在山东、陕西、山西、河南、江苏、浙江、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地均有分布。

  核果类水果,核质硬,果肉薄,味微酸涩。果可生吃或作果脯果糕,干制后可入药,是中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抗心律不齐等作用,同时也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对胸膈脾满、疝气、血淤、闭经等症有很好的疗效。山楂内的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是一种抗癌作用较强的药物,其提取物对抑制体内癌细胞生长、增殖和浸润转移均有一定的作用。

  植物文化

  历史典故:

  传说一:相传山东境内有座驼山,山脚下有位姑娘叫石榴。她美丽多情,早就爱上了一位名叫白荆的小伙,两人同住一山下,共饮一溪水,情深意厚。不幸的是,石榴的美貌惊动了皇帝,官府来人抢走了她并逼迫其为妃。石榴宁死不从,骗皇帝要为母守孝一百天。皇帝无奈,只好找一幽静院落让其独居。石榴被抢走以后,白荆追至南山,日夜伫立山巅守望,日久竟化为一棵小树。石榴逃离皇宫寻找到白荆的化身,悲痛欲绝,扑上去泪下如雨。悲伤的石榴也幻化为树,并结出鲜亮的小红果,人们叫它“石榴”。皇帝闻讯命人砍树,并下令不准叫“石榴”,叫“山渣”——山中渣滓,但人们喜爱刚强的石榴,即称她为“山楂”。

  传说二:冰糖葫芦:那是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皇贵妃生了怪病,她突然变得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都不见效。眼见贵妃一日日病重起来,皇帝无奈,只好张榜招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他在为贵妃诊脉后说:“只要将‘棠球子’(即山楂)与红糖煎熬,每饭前吃5~10枚,半月后病准会好。”贵妃按此方服用后,果然如期病愈了。

  于是龙颜大悦,命如法炮制。后来,这酸脆香甜的山楂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树皮粗糙,暗灰色或灰褐色;刺长约1-2厘米,有时无刺;小枝圆柱形,当年生枝紫褐色,无毛或近于无毛,疏生皮孔,老枝灰褐色;冬芽三角卵形,先端圆钝,无毛,紫色。

  叶片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稀菱状卵形,长5-10厘米,宽4-7.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截形至宽楔形,通常两侧各有3-5羽状深裂片,裂片卵状披针形或带形,先端短渐尖,边缘有尖锐稀疏不规则重锯齿,上面暗绿色有光泽,下面沿叶脉有疏生短柔毛或在脉腋有髯毛,侧脉6-10对,有的达到裂片先端,有的达到裂片分裂处;叶柄长2-6厘米,无毛;托叶草质,镰形,边缘有锯齿。

  伞房花序具多花,直径4-6厘米,总花梗和花梗均被柔毛,花后脱落,减少,花梗长4-7毫米;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长约6-8毫米,先端渐尖,边缘具腺齿,早落;花直径约1.5厘米;萼筒钟状,长4-5毫米,外面密被灰白色柔毛;萼片三角卵形至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约与萼筒等长,内外两面均无毛,或在内面顶端有髯毛;花瓣倒卵形或近圆形,长7-8毫米,宽5-6毫米,白色;雄蕊20,短于花瓣,花药粉红色;花柱3-5,基部被柔毛,柱头头状。

  果实近球形或梨形,直径1-1.5厘米,深红色,有浅色斑点;小核3-5,外面稍具稜,内面两侧平滑;萼片脱落很迟,先端留一圆形深洼。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

  生于山坡林边或灌木丛中。海拔-米。

山楂适应性强,喜凉爽,湿润的环境,即耐寒又耐高温,在-36~43℃之间均能生长。喜光也能耐荫,一般分布于荒山秃岭、阳坡、半阳坡、山谷,坡度以15~25度为好。耐旱,水分过多时,枝叶容易徒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在土层深厚、质地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壤土生长良好。

  分布范围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朝鲜和苏联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苹果树

  苹果树(学名MaluspumilaMill.)蔷薇科苹果属,落叶乔木。通常树木可高至15米。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西藏常见栽培。适生于山坡梯田、平原矿野以及黄土丘陵等处,海拔50-米。原产欧洲及亚洲中部,栽培历史已久,全世界温带地区均有种植。

  苹果树(学名MaluspumilaMill.)蔷薇科苹果属,落叶乔木。通常树木可高至15米,但栽培树木一般只高3-5米左右。果实一般呈红色,但需视乎品种而定。

  落叶乔木,通常树木可高至15米,但栽培树木一般只高3-5米左右。树干呈灰褐色,树皮有一定程度的脱落。果实一般呈红色,但需视乎品种而定。苹果树的果实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为人们最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苹果树开花期是基于各地气候而定,但一般集中在4-5月份。苹果是异花授粉植物,大部分品种自花不能结成果实。

  一般苹果栽种后,于2-3年才开始结出果实。果实成长期之长短,一般早熟品种为65-87天,中熟品种为90-天,晚熟品种则为-天。在一般情形下,栽种后苹果可有15-50年寿命。

  植物文化

  英国科学巨匠牛顿因苹果从树上坠落而产生有关万有引力的灵感,是科学史上的一个传奇故事。这株苹果树也因此而声名大振,被视为科学探索精神的象征。

  苹果树因其生长特性,在世界上广泛种植。苹果树的果实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为人们最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形态特征

  苹果树是乔木,高可达15米,多具有圆形树冠和短主干;小枝短而粗,圆柱形,幼嫩时密被绒毛,老枝紫褐色,无毛;冬芽卵形,先端钝,密被短柔毛。

  叶片椭圆形、卵形至宽椭圆形,长4.5-10厘米,宽3-5.5厘米,先端极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具有圆钝锯齿,幼嫩时两面具短柔毛,长成后上面无毛;叶柄粗壮,长约1.5-3厘米,被短柔毛;托叶草质,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密被短柔毛,早落。

  伞房花序,具花3-7朵,集生于小枝顶端,花梗长1-2.5厘米,密被绒毛;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被绒毛;花直径3-4厘米;萼筒外面密被绒毛;萼片三角披针形或三角卵形,长6-8毫米,先端渐尖,全缘,内外两面均密被绒毛,萼片比萼筒长;花瓣倒卵形,长15-18毫米,基部具短爪,白色,含苞未放时带粉红色;雄蕊20,花丝长短不齐,约等于花瓣之半;花柱5,下半部密被灰白色绒毛,较雄蕊稍长。

果实扁球形,直径在2厘米以上,先端常有隆起,萼洼下陷,萼片永存,果梗短粗。花期5月,果期7-10月。

  生态习性

  喜光,喜微酸性到中性土壤。最适于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心土通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分布范围

  中国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西藏常见栽培。适生于山坡梯田、平原矿野以及黄土丘陵等处,海拔50-米。原产欧洲及亚洲中部,栽培历史已久,全世界温带地区均有种植。

红梅

  红梅(学名Prunusmume),蔷薇科杏属,落叶小乔木。株高约10m,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梅在我国自然分布范围很广,北界是秦岭南坡、西起西藏通麦、南至云南、广东,共有16个省、或地区有梅的自然分布。

  红梅(学名Prunusmume),蔷薇科杏属,落叶小乔木。株高约10m,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红梅也是中国文人喜欢呤咏的对象,画作和诗歌很多。

  红梅,梅花的别称,可用于园林、绿地、庭园、风景区,可孤植、丛植、群植等。落叶小乔木,蔷薇科,梅(樱)属。株高约10m,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

  可用常绿乔木或深色建筑作背景,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清之美。古代强调"梅花绕屋"、"登楼观梅"等,均是为了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

  植物文化

  常用常绿乔木或深色建筑作背景,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清之美。古代强调"梅花绕屋"、"登楼观梅"等,均是为了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岭、梅峰、梅园、梅溪、梅径等。红梅也是中国文人喜欢呤咏的对象,画作和诗歌很多。也有一种香烟的品牌。

  形态特征

  红梅,梅花的别称。落叶小乔木,蔷薇科,梅(樱)属。株高约10m,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

  叶片广卵形至卵形,边缘具细锯齿。花每节1~2朵,无梗或具短梗,花呈淡粉红或红色,栽培品种则有紫、红等花色,于早春先叶而开。梅花可分为系、类、型。如真梅系、杏梅系、樱李梅系等。系下分类,类下分型。梅花为落叶小乔木,树干灰褐色,小枝细长绿色无毛,叶卵形或圆卵形,叶缘有细齿,花芽着生在长枝的叶腋间,每节着花1~2朵,芳香,花瓣5枚,水红至深红,也有重瓣品种。

  核果近球形,有缝合线,黄色或绿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附不易分离,6~7月果实成熟。

  生态习性

  喜温暖气候,有一定的耐寒力,花期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梅喜欢空气湿度较大,但花期时忌暴雨。梅在年雨量0mm或稍多一点的地区可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比较耐瘠薄。亦能在轻碱性土中正常生长。根据江南经验,栽植在砾质粘土及砾质壤土等下层土质紧密的土壤上,梅之枝条充实,开花结实繁盛。阳性树种,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为长寿树种。

  分布范围

  19世纪初,英国人Clack在中国广东省一带采到梅树标本,20世纪初,英国人E.H.Wilson在湖北西部采到野梅标本。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中国植物学工作者先后在贵州、福建、江苏、浙江、湖北、广东等省采得野梅标本。在云南、四川省很多地方也采集到大量野梅标本。

  梅在我国自然分布范围很广,北界是秦岭南坡、西起西藏通麦、南至云南、广东,共有16个省、或地区有梅的自然分布。在此范围内,川、滇、藏交界的横断山区是梅的自然分布中心与变异中心,该区域内有较多的大片野梅林,且变异类型较多。

绿梅

  绿萼梅(学名PrunusmumeSieb.f.Viridicalyx),别名白梅花,绿梅花.或白梅绿梅。蔷薇科杏属,梅花的一种,为乔木植物。原产我国西南及台湾,主产江苏,浙江。

  绿萼梅(学名PrunusmumeSieb.f.Viridicalyx),别名白梅花,绿梅花.或白梅绿梅。蔷薇科杏属,梅花的一种,为乔木植物。

  蔷薇科、杏属梅花的一种,为乔木植物。原产我国西南及台湾,主产江苏,浙江。

  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梗短,长约1-3毫米,常无毛;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萼筒宽钟形,无毛或有时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钝;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雄蕊短或稍长于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长于雄蕊。

  喜光,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过阴时树势衰弱,开花稀少甚至不开花。

  植物文化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梅花历来被视为不畏强暴,强于抗争和坚贞高洁的象征,古人常把松、梅、竹配成"岁寒三友",经常出现在一些文人骚客的文章中来喻自身的高洁和不愿于他人同流合污的处世态度。

  形态特征

  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幼嫩时两面被短柔毛,成长时逐渐脱落,或仅下面脉腋间具短柔毛;叶柄长1-2厘米,幼时具毛,老时脱落,常有腺体。

  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梗短,长约1-3毫米,常无毛;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萼筒宽钟形,无毛或有时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钝;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雄蕊短或稍长于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长于雄蕊。果实近球形,直径2-3厘米,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贴;核椭圆形,顶端圆形而有小突尖头,基部渐狭成楔形,两侧微扁,腹棱稍钝,腹面和背棱上均有明显纵沟,表面具蜂窝状孔穴。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

  生态习性

  喜光,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过阴时树势衰弱,开花稀少甚至不开花。喜温暖气候,但耐寒。喜较高的空气湿度,有一定的抗旱性,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喜湿润而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土质黏重、排水不良时易烂根死亡。

  分布范围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但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江苏北部和河南南部也有少数品种,某些品种已在华北引种成功。日本和朝鲜也有。

  原产我国西南及台湾,主产江苏、浙江,但四川、湖北、江西等地也已有,安徽省歙县上丰乡是全国最主要产区。

碧桃

  碧桃(学名AmygdaluspersicaL.var.persicaf.duplexRehd.),别名粉红碧桃、千叶桃花。蔷薇科李属.常见的品种有红花绿叶碧桃、红花红叶碧桃,白红双色洒金碧桃等多个变种。原产中国,分布在西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地。现世界各国均已引种栽培。主要城市:江苏、山东、浙江等。

碧桃(学名AmygdaluspersicaL.var.persicaf.duplexRehd.),别名粉红碧桃、千叶桃花。蔷薇科李属.常见的品种有红花绿叶碧桃、红花红叶碧桃,白红双色洒金碧桃等多个变种。

碧桃又名千叶桃花,是桃树的一个变种,属于观赏桃花类的半重瓣及重瓣品种,统称为碧桃。华东地区碧桃花期是3月~4月,花朵丰腴,色彩鲜艳丰富,花型多。常见的品种有红花绿叶碧桃、红花红叶碧桃,白红双色洒金碧桃等多个变种。碧桃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小区、公园、街道随处可见的美丽植物。

植物文化

传说:桃花源里有一种桃花,花瓣开了一层又层,颜色血红血红,活象牡丹花,它的名字叫做碧桃花。据说,桃花源的洞门原来是敞开着的,后来有个叫郭公的中丞相,想独占桃花源,神仙知道了这回事,发了怒,调来一块巨石,把洞口封闭了。

从那以后,洞门再也没有打开过,老百姓再也不能进洞去过好日子了。有个穷伢儿名叫陈碧,知道这件事后,决心凿开洞门。但他身子细嫩,力气又不大,怎么凿得开洞门呢?他想呀想呀,决定先去学艺,然后回来开洞门。

陈碧分别和毛驴、老虎还有一个老人学艺,学成之后,陈碧去凿洞,绯红的桃花开了十次,洞门还是没有凿开。在疲累中,他的手冒出一滴滴鲜红的血,痛得陈碧把左手甩了甩,那一滴滴鲜血就沾到桃树枝头上去了,变成了一个个小花苞。接着花苞慢慢地张开了,花瓣儿一层又一层,开得像牡丹一样。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桃花叫做碧桃花。陈碧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身子一歪,一头靠在桃树上,化成桃林里的最大最大的一棵碧桃树。

陈碧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碧桃树与漂亮的双色碧桃花,所以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个真正的护花使者。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米,一般整形后控制在3-4米,小枝红褐色,无毛;叶椭圆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先端渐尖。花单生或两朵生于叶腋,重瓣,粉红色。其它变种有白色、深红、洒金(杂色)等。

生态习性

喜光、耐旱,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生长期要求加强管理,施肥、灌水、除草和病虫害防治。耐寒能力不如桃。

分布范围

原产中国,分布在西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地。现世界各国均已引种栽培。主要城市:江苏、山东、浙江等。

樱桃树

  樱桃树(学名Cerasuspseudocerasus(Lindl.)G.Don)。蔷薇科、梅属,落叶小乔木。在我国分布广泛,但历史比较短,只有一百多年。

  樱桃树(学名Cerasuspseudocerasus(Lindl.)G.Don)。蔷薇科、梅属,落叶小乔木。在我国分布广泛,但历史比较短,只有一百多年。

  樱桃树,蔷薇目、蔷薇科、梅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m。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7~12cm,先端锐尖,基部圆形,缘有大小不等重锯齿,齿间有腺,上面无毛或微有毛,背面疏生柔毛。花白色,径约1.5~2.5cm,萼筒有毛;3~6朵簇生成总状花序。果近球形,径1~1.5cm,红色。花期3月,先叶开放;果5~6月成熟。

  植物文化

  有俗语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其实不是树难栽,应该说是果难摘。

  大樱桃砧木的类型较多,主要有中国樱桃中的莱阳矮樱桃和大叶型草樱桃(又名"大青叶")、毛把酸、马哈利和考脱等。实践证明,大叶型草樱桃对土壤适应性强,最适宜在沙壤土或砾质壤土生长;对根癌病有良好的抗性;与大樱桃品种嫁接亲和力强,根系分布深,粗根多,嫁接的大樱桃长势健壮,固地性好,不易倒伏,易丰产。

  形态特征

  樱桃树为蔷薇科,李属,是落叶乔木或灌木丛生。樱桃又名莺桃、含桃、牛桃、朱樱、麦樱、蜡樱、崖蜜等等。樱桃树蔷薇科梅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m。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7~12cm,先端锐尖,基部圆形,缘有大小不等重锯齿,齿间有腺,上面无毛或微有毛,背面疏生柔毛。花白色,径约1.5~2.5cm,萼筒有毛;3~6朵簇生成总状花序。果近球形,径1~1.5cm,红色。花期3月,先开花再长叶;果5~6月成熟。

  生态习性

  樱桃树的适应性相当强,几乎各种土壤都能生长;而且管理技术简便、生长快、收益早,颇能丰产;一棵大樱桃树能结果二、三百公斤,树龄能长达二百余年。但要使樱桃果结的多,质量好,就需要适宜的小气候了。如果栽得不是地方,樱桃树成活没有问题,但有可能终身"不育"-不结樱桃果;天灾和鸟灾也是果难摘的两大难。农谚云:"蚕老一时,樱熟一晌"。樱桃成熟之后,如果不立即收摘,很快会自动落地;若遇上较大的风雨,万颗红珠,便倾刻之间报了销。樱桃熟了,千万只鸟雀云集,若不拼命驱赶和赶快摘收,转眼间树冠就会由红变青,能够一颗樱桃都剩不下,所以说是果难摘。

  分布范围

  我国栽培的樱桃可分为四大类,即中国樱桃、甜樱桃、酸樱桃和毛樱桃,以中国樱桃和甜樱桃为主要栽培对象。中国樱桃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起辽宁、南至云南、贵州、四川,西至甘肃、新疆均有种植,但以江苏、浙江、山东、北京、河北为多。东北、西北的寒冷地区种植的多为毛樱桃。中国樱桃约有五十多个品种,主要优良品种有浙江诸暨的"短柄樱桃"、山东龙口的"黄玉樱桃"、安徽太和的"金红樱桃"、江苏南京的"垂丝樱桃"、四川的"汉源樱桃"等。此外,还有辽宁、烟台等地引进的个大而甜的欧洲樱桃。但历史比较短,只有一百多年。樱桃树在一年当中,经过萌芽、开花、坐果、落叶、休眠等过程,年年周而复始,每年成为一个年轮,寿命为五十到七十年,高者可达百年以上。每年二月中旬,樱桃花与叶几乎同时萌发。开花后十余天,青青的、小小的球型果实挂满枝头,若逢天气暖热,几场春雨,几日春阳,果实转眼间就红透了。

梨树

  梨树(学名Pirusif.)。蔷薇科梨属,多年生落叶果树,乔木。在全球都有广泛的分布,全世界约有35个原生种。

  梨树(学名Pirusif.)。蔷薇科梨属,多年生落叶果树,乔木。在全球都有广泛的分布,全世界约有35个原生种。

  梨树是蔷薇科梨属,多年生落叶果树,乔木。在全球都有广泛的分布。同时梨树也被用作地名,落叶果树,全世界约有35个原生种,野生分布于欧、亚及非洲,分类上分梨树为东方梨及西洋梨两大类。东方梨原生中国的约14种,早在周朝即有栽培,野生种类称为「樆」,人工种植的称为「梨」。有梨树县、梨树镇等。

  植物文化

  梨因其名称的谐音,又常作离别之意。

  梨寿命长,可达年以上。根系发达,垂直根深可达2-3m以上,水平根分布较广,约为冠幅2倍左右。梨干性强,层性较明显。结果早,结果期长,有些品种2-3年即开始结果,盛果期可维持50年以上。梨多数品种先开花后展叶,少数品种花叶同时开放或先展叶后开花。

  形态特征

  主干在幼树期树皮光滑,树龄增大后树皮变粗,纵裂或剥落。嫩枝无毛或具有茸毛,后脱落;2年生以上枝灰黄色乃至紫褐色。冬芽具有覆瓦状鳞片,一般为11-18个,花芽较肥圆,呈棕红色或红褐色,稍有亮光,一般为混合芽;叶芽小而尖,褐色。单叶,互生,叶缘有锯齿,托叶早落,嫩叶绿色或红色,展叶后转为绿色;叶形多数为卵或长卵圆形,叶柄长短不一。花为伞房花序,两性花,花瓣近圆形或宽椭圆形,栽培种花柱3-5,子房下位,3-5室,每室有2胚珠。果实有圆、扁圆、椭圆、瓢形等;果皮分黄色或褐色两大类,黄色品种上有些阳面呈红色;秋子梨及西洋梨果梗较粗短,白梨沙梨、新疆梨类果梗一般较长;果肉中有石细胞,内果皮为软骨状;种子黑褐色或近黑色。

  生态习性

  落叶果树,全世界约有35个原生种,野生分布于欧、亚及非洲,分类上分为东方梨及西洋梨两大类。东方梨原生中国的约14种,早在周朝即有栽培,野生种类称为「樆」,人工种植的称为「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栽培品种不下千余种。西洋梨原产欧洲,基本原生种仅西洋梨一种。梨树有一特性,即多数品种异品种授粉才能丰产,因此果园须栽植几株异品种梨做为授粉树,每年7~10月是梨的盛产期。

  分布范围

  东方梨:绝大多数种原产中国。至少有年左右的栽培历史。19世纪以来,中国梨引种到欧美及日本各地栽培。

  西洋梨:原产欧洲中部到东南部、高加索、小亚细亚、波斯北部等地。有年以上历史。烟台、福山、牟平一带栽植,成为中国西洋梨的主要产区。

紫叶稠李

  紫叶稠李(学名PadusvirginianaCanadaRed)。蔷薇科稠李属,高大落叶乔木。原产于北美洲。我国可在北至黑龙江及内蒙古南部,南至河北、山西、陕西北部。青海,新疆一带的区域内生长。

  紫叶稠李(学名PadusvirginianaCanadaRed)。蔷薇科稠李属,高大落叶乔木。原产于北美洲。

  属蔷薇科稠李属,是高大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0至30米左右。短枝开花,花序长4-6厘米,果实紫红色光亮,果核褐色。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速生植物。喜光,在半荫的生长环境下。可以播种、嫁接和扦插繁殖,以嫁接成功率最高。紫叶稠李经引种繁育,并经苗木生产者引种栽培,在北方的广大地区已突显其彩叶树种的优良特性。

  植物文化

  树势优美,在公园、机关、街心花园及居民小区中孤植、对植、丛植,可独成一景。紫叶稠李作为一种有独特观赏价值的树木,无论是单独自然式散植,还是单独、规则、自然成片栽植或与其它植物在房前屋后、草坪、河畔、山石旁混植都能起到丰富景观层次,引导人们视野,分割景观空间及障景的作用。于庭院大厅进门口左右侧边、大厅的玻璃窗外、亭阁周边、假山景石、墙角转弯处等位置,根据面积大小,片植或丛植一小片紫叶稠李突显出清幽高雅,幽而不暗,闹而不喧,心境顿感平和,别有一番情趣。紫叶稠李嫩叶鲜绿,老叶紫红,与其它树种搭配,更是红绿相映成趣。

  形态特征

  紫叶稠李,高大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0至30米。单叶互生,叶缘有锯齿,近叶片基部有2腺体。总状花序,花白色,核果。初生叶为绿色,叶表有光泽,叶背脉腋有白色簇毛,进入5月后随着温度升高,逐渐转为紫红绿色至紫红色,叶背脉腋白色簇毛变淡褐色,或消失,整个叶背有白粉,秋后变成红色,整个生长季节,叶子都为紫色或绿紫色,变色期长,成为变色树种。花序直立,后期下垂,总花梗上也有叶,小叶与枝叶近等大。花瓣较大,近圆形。花期4~5月。开花较稠李稍晚近1周。果球形,较大,径约1-1.2cm,成熟时紫红色或紫黑色,果皮光亮,涩,稍有甜味。果熟7-8月。从6~10月份,随着果实逐渐成熟,果色由浅绿到淡黄再到橘红,秋季呈紫红色或紫黑色。

  生态习性

  喜光,在半荫的生长环境下,叶子很少转为紫红色,在吉林等地栽种时可耐超过-40℃的低温环境,没有冻害。在北京连续几年40℃的短期高热情况下亦生长正常。它的根系发达,耐干旱,抗旱性强,在北京植物园园内多年没有浇水的情况下生长良好。但紫叶稠李还是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在湿润、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上生长健壮,4-5年生的小树年生长量有达1米多高的,当年嫁接苗可长到2米多高。

  分布范围

  原产于北美洲。我国可在北至黑龙江及内蒙古南部,南至河北、山西、陕西北部。青海,新疆一带的区域内生长。

黄连木

  黄连木(学名PistaciachinensisBunge),别名楷木、楷树、黄楝树、药树、药木。漆树科黄连木属,落叶乔木。在中国分布广泛。

  黄连木(学名PistaciachinensisBunge),别名楷木、楷树、黄楝树、药树、药木。漆树科黄连木属,落叶乔木。在中国分布广泛。

  别名楷木、楷树、黄楝树、药树、药木,为漆树科黄连木属植物。落叶乔木,高达25~30m;树皮裂成小方块状;小枝有柔毛,冬芽红褐色。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7对,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8cm,全缘,基歪斜。花小,单性异株,无花瓣;雌花成腋生圆锥花序,雄花成密总状花序。核果球形,径约6mm,熟时红色或紫蓝色。中国黄河流域至华南、西南地区均有分布。

  植物文化

  黄连木先叶开花,树冠浑圆,枝叶繁茂而秀丽,早春嫩叶红色,入秋叶又变成深红或橙黄色,红色的雌花序也极美观。是城市及风景区的优良绿化树种,宜作庭荫树、行道树及观赏风景树,也常作“四旁”绿化及低山区造林树种。在园林中植于草坪、坡地、山谷或于山石、亭阁之旁配植无不相宜。若要构成大片秋色红叶林,可与槭类、枫香等混植,效果更好。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黄连木高达25~30米;树干扭曲。树皮暗褐色,呈鳞片状剥落,幼枝灰棕色,具细小皮孔,疏被微柔毛或近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小叶5-6对,叶轴具条纹,被微柔毛,叶柄上面平,被微柔毛;小叶对生或近对生,纸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偏斜,全缘,两面沿中脉和侧脉被卷曲微柔毛或近无毛,侧脉和细脉两面突起;小叶柄长1-2毫米。

  花单性异株,先花后叶,圆锥花序腋生,雄花序排列紧密,长6-7厘米,雌花序排列疏松,长15-20厘米,均被微柔毛;花小,花梗长约1毫米,被微柔毛;苞片披针形或狭披针形,内凹,长约1.5-2毫米,外面被微柔毛,边缘具睫毛;雄花:花被片2-4,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大小不等,长1-1.5毫米,边缘具睫毛;雄蕊3-5,花丝极短,长不到0.5毫米,花药长圆形,大,长约2毫米;雌蕊缺;雌花:花被片7-9,大小不等,长0.7-1.5毫米,宽0.5-0.7毫米,外面2-4片远较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外面被柔毛,边缘具睫毛,里面5片卵形或长圆形,外面无毛,边缘具睫毛;不育雄蕊缺;子房球形,无毛,径约0.5毫米,花柱极短,柱头3,厚,肉质,红色。

  核果倒卵状球形,略压扁,径约5毫米,成熟时紫红色,干后具纵向细条纹,先端细尖。

  生态习性

  喜光,幼时稍耐荫;喜温暖,畏严寒;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性、中性和微碱性的沙质、粘质土均能适应,而以在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石灰岩山地生长最好。深根性,主根发达,抗风力强;萌芽力强。生长较慢,寿命可长达年以上。对二氧化硫、氯化氢和煤烟的抗性较强。

  分布范围

  在中国分布广泛,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均能正常生长。资源调查的黄连木的分布北界县市由西到东为:云南潞西、泸水-西藏察隅-四川甘孜-青海循化-甘肃天水-陕西富县-山西阳城-河北完县-北京,这一地理分布界限与中国境内1月均温-8摄氏度等温线大体一致,广泛分布于此线以南的地区。以北、以西地区较为少见。

复叶槭

  复叶槭(学名AcernegundoL.),又名梣叶槭、糖槭。槭树科槭属,落叶乔木。原产北美洲,近百年内始引种于我国。

  复叶槭(学名AcernegundoL.),又名梣叶槭、糖槭。槭树科槭属,落叶乔木。原产北美洲,近百年内始引种于我国。

  复叶槭正名为梣叶槭AcernegundoL.。原产北美,我国东北、华北、内蒙古、新疆至长江流域均有栽培。落叶乔木,高达20米。小枝绿色,无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7(9),春季萌发时小叶卵形,叶缘有不规则锯齿,卵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花单性异株,雄花序伞房状,雌花序总状。果翅狭长,张开成锐角或直角。花期4月,果期9月。

  植物文化

  本种早春开花,花蜜很丰富,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本种生长迅速,树冠广阔,夏季遮荫条件良好,可作行道树或庭园树,用以绿化城市或厂矿。

  小坚果凸起,近于长圆形或长圆卵形,无毛;翅宽8-10毫米,稍向内弯,连同小坚果长3-3.5厘米,张开成锐角或近于直角。花期4-5月,果期9月。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最高达20米。树皮黄褐色或灰褐色。小枝圆柱形,无毛,当年生枝绿色,多年生枝黄褐色。冬芽小,鳞片2,镊合状排列。羽状复叶,长10-25厘米,有3-7(稀9)枚小叶;小叶纸质,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8-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一形或阔楔形,边缘常有3-5个粗锯齿,稀全缘,中小叶的小叶柄长3-4厘米,侧生小叶的小叶柄长3-5毫米,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除脉腋有丛毛外其余部分无毛;主脉和5-7对侧脉均在下面显著;叶柄长57厘米,嫩时有稀疏的短柔毛淇后无毛。

  雄花的花序聚伞状,雌花的花序总状,均由无叶的小枝旁边生出,常下垂,花梗长约1.5-3厘米,花小,黄绿色,开于叶前,雌雄异株,无花瓣及花盘,雄蕊4-6,花丝很长,子房无毛。

  小坚果凸起,近于长圆形或长圆卵形,无毛;翅宽8-10毫米,稍向内弯,连同小坚果长3-3.5厘米,张开成锐角或近于直角。花期4-5月,果期9月。

  生态习性

  喜光,喜干冷气候,暖湿地区生长不良,耐寒、耐旱、耐干冷、耐轻度盐碱、耐烟尘。生长迅速。

  分布范围

  原产北美洲。近百年内始引种于我国,在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新疆,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区的各主要城市都有栽培。在东北和华北各省市生长较好。

  农农的植物王国第四辑就介绍到这里啦~小伙伴们是不是感觉意犹未尽啊?别担心!我农的植物种类繁多,数目巨大,后面还有很多种植物等你来了解!

  对了,如果你在校园里看到了精致的树牌们,别忘了拿起手机扫一扫哦~

  期待着和你下期相见~

往期回顾

特别策划|农大的植物王国(第一辑)

特别策划|农大的植物王国(第二辑)

特别策划|农大的植物王国(第三辑)

河南农业大学

hau

统筹监制:周红飞

责任编辑:潘雅欣

本期编辑:?姬忠明

????河南农业大学新媒体与音像发展中心欢迎您提供文字/摄影/视频/创意作品投稿邮箱:ihenau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xt/93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