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复习专题一

白癜风是什么症状 http://pf.39.net/bdfyy/jdsb/191218/7696544.html

一、无机物的实验

1、向一个盛有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投入小烧杯。观察反应的现象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

解释:。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

3、判断Na2CO3和NaHCO3稳定性的套管实验,Na2CO3放在中。

4、焰色反应的操作与颜色

操作:。

颜色:Na:,K:,Ca:,Ba:,Cu:,Li:,Sr:。

5、Mg与CO2的反应:把点燃的镁条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里(集气瓶底部放一些细砂),观察现象。

现象:。

6、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或氨水的现象

滴加NaOH:。

滴加氨水:。

7、铝热反应:把氧化铁粉末和铝粉混合,放在纸漏斗上,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并在混合物中间插一根镁条,用小木条点燃镁条。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

8、铁的化合物的颜色

FeO:色,Fe3O4:色,Fe2O3,色,Fe(OH)2:色,Fe(OH)3:色,Fe2+溶液:色,Fe3+溶液:色,Fe(SCN)3:色,K[Fe(CN)6]溶液:,Fe3[Fe(CN)6]2:沉淀,Fe3+遇苯酚溶液:溶液。

9、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

(1)反应方程式:。

(2)还原铁粉:表面没有氧化膜,反应活性高。

10、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

11、在FeSO4溶液中,将胶头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溶液内部,慢慢挤出NaOH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

常见生成Fe(OH)2的装置

12、(1)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10mLFeCl2溶液和FeCl3溶液,各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

(2)在上述实验中盛有FeCl2和KSCN溶液的试管里再滴入几滴新配制的氯水,观察现象。

现象:。

(3)在上述实验中再加入过量还原铁粉,振荡一会儿,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

13、H2在Cl2中燃烧的现象。

现象:。

14、观察溴的颜色和状态。

现象与解释:溴是深红棕色的液体,很容易挥发。如果把溴存放在试剂瓶里,需要在瓶中加一些,以减少挥发。

15、观察碘的颜色、状态,用酒精灯微热玻璃管盛碘的一端,观察管内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紫黑色的固体碘被加热时,不经熔化直接变成紫色蒸气,蒸气遇冷,重新凝成固体。碘发生了。

16、氯水与NaBr溶液、KI溶液的反应

NaBr溶液:溶液变为色,加入四氯化碳后,四氯化碳变为色。

KI溶液:溶液变为色,加入四氯化碳后,四氯化碳变为色。

17、将SO2气体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里。观察品红溶液颜色的变化。给试管加热。观察溶液发生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向品红溶液中通入SO2后,。当给试管加热时,。实验说明,SO2具有,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18、黑面包实验: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

现象与解释:蔗糖逐渐变,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说明浓硫酸具有性,且反应为放热反应。碳与浓硫酸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使木炭变得疏松。

19、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现象与解释:试管底部的白色固体为。液体没有变为蓝色的原因是。

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

20、喷泉实验:氨气溶于水

现象与解释:烧杯里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杯内液体呈红色。说明。

21、制氨气实验:

方程式:。

检测氨水:用,变蓝。

22、铜与稀硝酸反应:

排净空气后,生成色气体,气体遇空气变为色。

无机物的性质实验答案

1、向一个盛有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投入小烧杯。观察反应的现象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钠与水剧烈反应,熔化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声音,溶液颜色变成红色。

解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钠与水反应有气体产生,是放热反应。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放热。

3、判断Na2CO3和NaHCO3稳定性的套管实验,Na2CO3放在外管中。

4、焰色反应的操作与颜色

操作:用盐酸将铂丝或铁丝洗净,在外焰上烧至无色,蘸取溶液在外焰上灼烧,观察颜色。

颜色:Na:黄,K:紫,Ca:砖红,Ba:黄绿,Cu:绿,Li:紫红,Sr:洋红。

5、Mg与CO2的反应:把点燃的镁条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里(集气瓶底部放一些细砂),观察现象。

现象:镁条在二氧化碳里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在瓶的内壁有黑色的碳附着。

6、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或氨水的现象

滴加NaOH: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溶解。

滴加氨水:生成白色沉淀。

7、铝热反应:把氧化铁粉末和铝粉混合,放在纸漏斗上,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并在混合物中间插一根镁条,用小木条点燃镁条。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镁条剧烈燃烧,使氧化铁粉末和铝粉发生剧烈反应。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8、铁的化合物的颜色

FeO:黑色,Fe3O4:黑色,Fe2O3,红棕色,Fe(OH)2:白色,Fe(OH)3:红褐色,Fe2+溶液:浅绿色,Fe3+溶液:棕黄色,Fe(SCN)3:血红色,K[Fe(CN)6]溶液:黄色,Fe3[Fe(CN)6]2:特殊蓝色沉淀,Fe3+遇苯酚溶液:紫色溶液。

9、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

(1)反应方程式:3Fe+4H2O(g)=高温=Fe3O4+4H2。

(2)还原铁粉:表面没有氧化膜,反应活性高。

10、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溶液里立即生成红褐色沉淀。

11、在FeSO4溶液中,将胶头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溶液内部,慢慢挤出NaOH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开始时析出一种白色的絮状沉淀,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12、(1)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10mLFeCl2溶液和FeCl3溶液,各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Fe3+遇KSCN溶液变成红色,Fe2+遇KSCN溶液不显红色。

(2)在上述实验中盛有FeCl2和KSCN溶液的试管里再滴入几滴新配制的氯水,观察现象。

现象:无色溶液变成红色。

(3)在上述实验中再加入过量还原铁粉,振荡一会儿,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溶液变为无色。

13、H2在Cl2中燃烧的现象。

现象: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在集气瓶口出现白雾。

14、观察溴的颜色和状态。

现象与解释:溴是深红棕色的液体,很容易挥发。如果把溴存放在试剂瓶里,需要在瓶中加一些水,以减少挥发。

15、观察碘的颜色、状态,用酒精灯微热玻璃管盛碘的一端,观察管内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紫黑色的固体碘被加热时,不经熔化直接变成紫色蒸气,蒸气遇冷,重新凝成固体。碘发生了升华。

16、氯水与NaBr溶液、KI溶液的反应

NaBr溶液:溶液变为黄色,加入四氯化碳后,四氯化碳变为橙色。

KI溶液:溶液变为棕黄色,加入四氯化碳后,四氯化碳变为紫色。

17、将SO2气体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里。观察品红溶液颜色的变化。给试管加热。观察溶液发生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向品红溶液中通入SO2后,品红溶液的颜色逐渐褪去;当给试管加热时,溶液又变为红色。实验说明,SO2具有漂白性,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18、黑面包实验: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

现象与解释: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且反应为放热反应。碳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气体使木炭变得疏松。

19、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现象与解释:试管底部的白色固体为硫酸铜。液体没有变为蓝色的原因是溶液中水太少,不易形成蓝色的水合铜离子。

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只变红,不褪色。

20、喷泉实验:氨气溶于水

现象与解释:烧杯里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杯内液体呈红色。说明氨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具有碱性的氨水。

21、制氨气实验:

方程式: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检测氨水: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2、铜与稀硝酸反应:

排净空气后,生成无色气体,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xt/85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