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已经证明,不是任何一块土地播下社会主义的种子就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中国文化和东方哲学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肥沃土地。
论中国文化、哲学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一、中央集权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关系
自年前,秦始皇一统华夏,创立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中国开始形成了郡、县、乡、里、亭,科学的纵向社会治理框架。李斯认为分封制是周朝诸侯混战的根源,他大胆地反驳道,周制订的这个政策已经证明是一个政治灾难。周王室的亲戚一旦取得了他们的土地,立刻互相疏远和进行战争,而天子则无力阻止他们,所以结论是“置诸侯不便”。他力排众议建议实行郡县制,并得到秦始皇的采纳。在郡县制底下,共设三十六郡,每郡有守(相当于省长)、尉(相当于防区司令)和监(相当于监察专员)各一。郡下辖县;郡(守)与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秦朝至此成为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在全境推行“郡县制”的朝代。至汉朝仍承袭这个制度,形成州郡县三级行政管理,自此成为日后各朝地方政制的基础,直到唐朝,才被道路制所取代。
这种关系体现在:秦朝中央和地方长吏皆由皇帝任免,长官可以自己选任下属,选任的方式主要有荐举、征召等几种。郡守、县令(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郡县制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有效压制了超大地主的形成,制衡了地主的政治权利。
这种关系体现在: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基础,人民民主专政需要从上至下的科学的管理架构,中国传统的郡县制和中央和地方的官吏的任命制为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提供了相对适配的国家行政治理架构。虽然不能完全适合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但是为此提供了一个可以改造的文化基础。
二、中央集权对货币和重要物资的绝对掌控铲除了金融寡头形成的土壤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五次极为重大的演变: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中国从春秋时期进入金属铸币阶段到战国时期已确立布币,刀货,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公元前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史记·平准书》谓:“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即币分二等,黄金为上币,以溢为单位(二十两为溢);以铜钱为下币,重为半两,文(货币标明重量)、重(货币实际重量)一致;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由国家垄断。
谈谈宋朝
政府专卖制度:北宋政府对盐、茶、酒、矾等实行专卖,即由官府控制这些物品的生产并垄断销售。中央政府对盐、茶、酒、矾等实行专卖。盐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酒的酿造需要大量粮食务必要官控。茶是北方游牧社会的必须品,必须要严格管控,以掌握贸易主动权。矾的记载,其名称各异,但基本上可归入明矾、绿矾、黄矾、胆矾四类。宋代矾得到了空前广泛地应用。它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饮食、化妆与洗涤、医药保健、娱乐等,并被用到造纸、制墨、染色、炼铜、金银冶炼等手工业生产中,另在军事通信方面也有应用。这充分反映了宋代科技的进步,也说明矾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也必须国家管控。
宋代商业税首次超过农业税:宋朝商税分为两种:过税,每关值百抽二,是对行商抽的;住税,值百抽三,是对坐贾抽的。征税之外,还有杂税。随着商业的繁荣,商税日益成为政府重要财源之一。真宗景德年间,商税只有万贯,到仁宗时,即增加到万贯。宋熙宁10年()北宋税赋总收入共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万贯,占30%,工商税万贯,占70%。这个数字说明,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农业社会已经在开始向工业社会悄悄迈进了。
宋朝获得庞大的财政收入并不是靠加重对农民的剥削,而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宋代商业高度发达,今日之生活很多都能在宋代找到源头或雏形,如商业一条街、连锁店、24小时营业店等。如潘楼南街(鹰鹘一条街,专门贩卖稀有飞禽走兽的)、茶汤巷(茶坊一条街)、马行北街(医药一条街)、和乐楼(马市)等等。潘楼东街,服装一条街,24小时营业,宋时称之为“鬼市子”。京城著名小吃有曹家从食、史家瓠羹店、万家馒头店、丁家素茶店、李四家北食店、金家南食店、郑家油饼店、海州张家胡饼店、马铛家羹店等等,生意做大的,都连锁经营。首都开封有商业行余个,行业众多,分工细化。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买卖,譬如剥莲子(锤石莲),即是把剥好的莲子卖给水果行和药铺。这么个小业务,也能成为一种行业,养活一群业内人士。其时,从事该行业的有数十家之多。
宋朝的贸易:宋朝首次开辟了“海上陶瓷之路”,宋代的“五大名瓷”誉满全球。而其商船的吨位之大,数量之多,皆为世界之首。当时,大海船达吨,而几百年后的哥伦布航船才吨。采用指南针导航的吨海船,穿过印度洋远达阿拉伯与非洲东岸。进出口商品达多种,成为当时最发达的海洋国家,不仅推动世界贸易,也把宋代的印刷、火药、指南针这三大发明,传入欧洲。
北宋时,海外贸易之盛,远远超过前代。早在年(开宝四年),就设置市舶司于广州。以后,北宋政府又陆续在杭州、明州、泉州以及密州的板桥镇(山东胶县境)、秀州的华亭县(上海市松江一带)设置市舶司或市舶务。
宋金并立,双方贸易往来仍然频繁。宋金政府都在淮河沿岸及西部边地设立市场,称为榷场。除榷场外,民间私下交易的数量极多。在今吉林、内蒙古等地的墓葬中,均曾发现南宋湖州制造的铜镜。在内蒙古西部黑水城遗址中,也曾发现福州刻印的书籍。至于景德镇和龙泉的瓷器,更是遍及全国。
南宋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北宋。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63万贯的两倍多。由于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货币铸造供不应求。在对外贸易中,铜钱又大量外流。纸币日益代替铜钱,成为主要的交换手段。除交子仍在四川地区使用称为川引外,还发行了会子。南宋政府发行纸币,主要是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大量纸币投入流通领域,造成币值下跌,通贷膨胀。
中国传统的经济制度在宋朝达到了顶峰!宋朝的经济制度有待进一步的体系化的研究,把握其中的经济规律。但是,有几点我们可以总结:
宋朝对涉及国计民生和战略性的物资都实行官方掌控,官方专卖,在民生产业遏制了寡头的产生。在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社会,商业的税收超过农业税收,说明中央政府对商业者形成寡头,从税收上形成了遏制。同时,宋朝商业的巨大发展,说明中央政府的税收并未制约商业的发展,这种税收制度是相对合理的。中央政府对货币制造和发行的管控,从根本上遏制了金融寡头的产生。中央政府雄厚的财力,完全可以视一切经济寡头于无物!
三、中国儒家文化精华与社会主义对人性的倡导不谋而合
儒文化思想倡导的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被历朝历代所推崇,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共产党倡导的对党的忠诚,对无产阶级的忠诚。孝、悌、礼、智、信构筑的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的和谐关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思想保障!
四、中国文化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发源地
中国历朝历代的史书,对每一个历史时期,客观的对每一件历史事件的记录,对每次政治事件、军事事件的记载,绝大部分都经过文物或其他客观的依存物品确认是真实的!这是不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国是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祥地!
王夫之在张载“一物两体”命题的基础上,论述了“分一为二”和“合二以一”的矛盾法则,他充分肯定了万事万物都是“合两端与一体”的矛盾统一体,任何事物都包含相互矛盾的双方,矛盾双方不能孤立存在,但矛盾双方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矛盾双方统一于事物中,是“相倚而不相离”的“合二以一”的矛盾同一关系。矛盾的双方既斗争又相互转化,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这是不是辩证唯物主义!
五、中华民族严密的组织性与社会主义组织分工的关系
里耶秦简发现于湖南省龙山县里耶1号井,共多枚。主要内容是秦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包括祠先农简、地名里程简、户籍简等。对于里耶秦代简牍发现的意义,学界认为它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其研究成果将大大填补史料的缺佚。
里耶战国秦代古城遗址所处里耶镇行政区划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秦代简牍包括里耶古城遗址一号井出土的三万八千余枚和二00五年十二月出土于北护城壕十一号坑中的五十一简牍。里耶秦简内容丰富,涵括户口、土地开垦、物产、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奴隶买卖、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相关政令和文书,公文中的朔日干支是研究秦汉时期历法的重要依据,数量众多,内容详备的公文形式。
公元前年,中国就有如此细腻的社会行政治理,这种严密的社会组织文化,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组织文化土壤。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一座巨大的文化瑰宝,需要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去研究,科学的、系统的整理成中国人自己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经济与社会理论!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上、社会经济学理论上,形成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绝对压制!
共产党领导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基础,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是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根本保障!
中国历史、共和国历史、抗击疫情的成功经验,再次告诉我们,国有企业是党的重要依靠力量,是党对涉及国计民生产业和资源管控的重要抓手。
在生产力发展进步中,充分认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精准甄别涉及国计民生的产业和物资,在其中树立党的领导地位,以保障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坚强有力!
声明原创,抄袭必究
永州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