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洛江区初中毕业班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满分:75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Cl-35.5Zn-65Cu-65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用胆矾炼铜B.用铁矿石炼铁C.烧结黏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2.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
A.油脂B.无机盐C.维生素D.蛋白质
3.LiFePO4新型锂离子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绿色能源的新宠,已知钾的化合价为+1价,P的化合价为+5,则LiFePO4中Fe的化合价是( )
A.+2B.0C.+3D.+6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加入固体粉末C.称量固体D.熄灭酒精灯
5.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燃烧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6.如下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H2SO4,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的干燥的紫色小花。若关闭弹簧夹Ⅰ,打开弹簧夹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弹簧夹Ⅱ,打开弹簧夹Ⅰ,紫色小花( )
A.变红色B.变蓝色C.变白色D.不变色
7.为除去下表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
A
Cu(CuO)
通入氧气并加热
B
CO2(HCl)
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C
N2(O2)
气体通过足量的炽热铜粉
D
KCl溶液(K2CO3)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8.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B、D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反应中A、B物质的质量比为17∶22
9.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异黄酮中共含有27个原子
B.1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C.异黄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10.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
B.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6题,共45分。
11.(6分)水和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如图三个操作中,能够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____(填序号)。图C中活性炭的作用的是_____。
(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A与图B中所发生的变化的本质不同是________。
(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比较:甲_____乙(填“”“”或“=”)。
②t1℃,将50g水加入25g甲物质中,充分搅拌,可得到_____g溶液。
③要使快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________方法。
12.(6分)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
(1)能源化学——年5月18日,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海试采可燃冰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历史性突破。可燃冰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其化学式为CH4?8H2O,可燃冰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农业化学——如预测今年冬季天气干旱寒冷种植果树的果农,应对果蔬补充磷肥,下列物质中,属于磷肥的是(填字母序号)。
A.CO(NH2)2B.K2SO4C.Ca(H2PO4)2D.KNO3
(3)材料化学——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用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做成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铝合金人字梯B.棉布睡衣C.陶瓷花瓶D.塑料脸盆
(4)工业化学——钢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材料,但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数量是巨大的,请写出一条防止钢铁锈蚀措施_______________。
(5)科技化学——年4月20日19时41分“天舟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天舟一号”运载火箭的燃料为固体。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铵(化学式为:NH4C1O4)的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引发高氯酸铵发生如下反应:2NH4C1O4=N2↑+2O2↑+Cl2↑+4X。产物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
13.(7分)镁在航空航天领域有广泛应用,刚刚首飞的C客机上大量应用了含镁材料。镁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镁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x=_________。
(2)镁属于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金属镁在化学反应在容易_____(填写“得到”或“失去”)电子。
(3)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目前工业上绝大多数的金属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生产流程如图:
在上述流程中,操作a的名称是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6分)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铁、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铜五名“队员”组成,比赛中,由氯化铜“队员”发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D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有效进攻。传接球“队员”间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必须能相互反应,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
(友情提示:图示中连线间物质相互反应)
(1)已知D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则D位置“队员”代表的物质名称是______。
(2)写出连线③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连线①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反应。
(3)为实现“快速进攻”,氯化铜除传球给A位置“队员”外,还能直接传球给__ “队员”(填写物质化学式)。
(4)比赛过程中C位置的“队员”受伤需替换下场,这时可换上 “替补队员”,使比赛继续进行。
15.(15分)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一些化学知识与实验探究能力。
I.(6分)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①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现有一根洁净的铜丝,实验
前先将其绕成螺旋状,再经过加热处理。改进后的发生装置如图G所示(已略去夹持装置)。
①铜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
A.收集到更多的氧气B.加快反应速率C.没有影响
②与装置A比较,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
(4)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
II.(9分)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固体,保存不当会变质而发白色。化学兴趣小组查得以下资料,对于过氧化钠变质的原理,有两种不同的原因:
甲:2Na2O2+2CO2═2Na2CO3+O2
乙:2Na2O2+2H2O═4NaOH+O2↑
为探究过氧化钠变质原理的合理性,开展以下实验。
[实验1]取适量保存不当而变质发白色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化学兴趣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过氧化钠变质的原因”的结论。理由是。
[实验2]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B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A BC D
(3)C中盛有浓硫酸,其作用是。
(4)在D中观察到现象时,说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2]兴趣小组按下图所示装置探究水和过氧化钠反应。
(5)检验有氧气生成的方法是。
(6)根据酚酞试液变红色,可以检验有生成,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后红色褪去。(老师提示:过
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不很稳定、具有漂白性的H
使酚酞由红色褪为无色。)
[实验3]水和过氧化钠反应产物的再探究
(7)另取水与过氧化钠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于烧杯中,加入二氧化锰,目的是,充分搅拌后,再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且放置一段时间都不褪色。由此得出反应乙也是过氧化钠变质的原因。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都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最终都生成碳酸钠,因此过氧化钠必须保存。
16.(5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实验室中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称量10g粉末状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量取45mL稀盐酸分三次加到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15
15
15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4
m
0.02
试求:
(1)求m的数值。m=
(2)求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答案与评分标准
题号答案DCABDACDCB
11.(每格1分,共6分)
(1)B 吸附作用
(2)A只是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没有改变,B是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3) = 60 加入少量的固体乙物质或蒸发掉少量的水
12.(方程式每格2分,其余每格1分,共6分)
(1)CH4?8H2O+2O2CO2+10H2O(写成甲烷燃烧的给1分)
(2)C (3)D (4)电镀、涂油漆等均可 (5)H2O
13.(方程式每格2分,其余每格1分,共7分)
(1)(2)金属 失去 (3)过滤
MgCl2=Mg+Cl2#
14.(方程式每格2分,其余每格1分,共6分)
(1)二氧化碳 (2)Ca(OH)2+H2SO4=CaSO4+2H2O 置换
(3)Ca(OH)2(4)氢氧化钠(合理均可)
15.(方程式每格2分,其它每格1分,共15分)
I.(6分)
(1)锥形瓶 (2)2KMnO4K2MnO4+MnO2+O2↑
(3)B 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4)A
II.(9分)
(1)Ca(OH)2+CO2=CaCO3↓+H2O
(2)无法判断Na2CO3是按反应甲原理产生的,还是按反应乙生成的NaOH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产生的(或其它合理答案)
(3)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
(4)淡黄色固体变白色
(5)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中a处,观察木条复燃。
(6)氢氧化钠(或NaOH
(7)促进过氧化氢分解 密封
16.(5分)
(1)0.04(1分)
(2)解:根据表格可知,共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04g+0.04g+0.02g=0.1g,
设需要锌的质量为x,则有
Zn+2HCl=ZnCl2+H2↑(1分)
X0.1g(1分)
x=3.25g(1分)
则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1分)
答: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