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自愈吗 http://m.39.net/news/a_5920689.html
物理学科
范景鸣,中教高级,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试研究中心物理学科研究员,高三2班班主任,物理竞赛教练员。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
参考学科课程标准,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一、试题分析
年全国II卷物理试题中规中矩,但稳中有变,难度略有增加。整套试题计算量加大,实际情境类问题增多,凸显了试卷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物体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重视。
年全国II卷物理试题稳定的地方在于所考察的物理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及责任的核心素养没有变化,知识、题型、模型都是学生平时熟悉的,知识点分布均衡、力学、电学分值均衡,没有新知识、超纲知识的考察,中规中矩,试题突出了对中学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了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查,对中学物理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变化体现在考察方法上,问题架设有所创新。以14题为例,物理学史不再是生硬的考察哪个科学家发现哪些规律,而是通过对高频焊接机的工作过程的描述,考察学生电磁感应的理解,与以往物理学史的考察方式相比,变得更能体现物理作为应用科学的特点,更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其次的变化体现在“物理情景的生活化”的比例增加,选择题14、16、17、18、19、选修3-3部分,都是实际生产生活情景的再现。这需要学生能通过阅读,将生产生活情景与所学物理知识建立起练习,不再将物理知识局限于小球、小车、小木块,更加体现物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练习。
最后的变化体现对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提高。今年高考题目中所给数据愈发真实,不同于以往的为便于学生计算刻意编造数据,例如18、22、25题对计算能力要求都比较高,而20、24、33题,不仅要求计算能力,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对称思想、矢量合成思想、小量计算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常用的数学思想。
二、学习建议
对高一和高二的同学们提出如下物理学习建议:
1.了解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熟练掌握物理学中核心概念及专有名词。
2.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将数算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物理学是一门精密科学,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物理学的发展史看,物理学的发展是离不开数学的,不论是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还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或多或少总要进行数学推导和数学运算。处理的问题越高深,应用的数学一般也会越多。凡是中学阶段学到的数学,如几何、三角、代数、解析几何,都可能成为解高考物理试题中的数学工具。
3.加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物理学是探讨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它注重对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探索,绝大多数物理试题其实就是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和模型化,以此来考查学生能否应用学到的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平时学习中应认识到物理与生产、生活和科技是密切联系的,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与学科能力,具有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问题的能力。物理学科看起来题型千变万化,但物理规律却是简洁明了的。同学们要多多练习学以致用,锻炼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而这,也是物理学最大的魅力所在。
化学学科
吉林省化学学科带头人,长白山教学名师,化学竞赛特级教练员,东北师大附中考试研究中心化学学科研究员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
参考学科课程标准,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一、试题分析
全国II卷理综化学试题整体上是稳中求变——题型变化较大,但试题难度保持相对稳定。
充分体现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精神——以化学学科最新科研成果、社会热点问题、日常生活、生产环保为背景,创设客观、真实的试题情境,实现对化学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发挥化学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提升考试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还体现了中国的源远流长的优秀的传统文化。
选择题中传统题型:阿伏伽德罗常数题、图表实验题、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题型等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以新型科学实践情境为素材考查了化学基本知识。如第9题,第11题,第13题等。
解答题在年的基础上重点考查了电化学和电解质溶液的知识,没有出现传统的化学工业流程题,化学实验是以有机化合物(防腐剂——苯甲酸)的制备为背景,考查了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
选考题仍然坚持以学术科研论文情境,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分析解决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同时也体现了化学的社会价值:能源材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人体必需的维生素E。
(一)弘扬核心价值,发挥化学学科育人功能
1、试题融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展示化学价值,增强立德树人的时代性。第26题以含氯消毒剂的合成、反应及性质为情境,考查元素化学知识,普及公共卫生中的化学知识,展现化学科学的社会功能。
2、展示我国古代文化中与化学相关素材,呈现传统成果,增强文化自信。
如第7题以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我国古代对胆矾性质的认识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化合物性质的认识,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3、展现化学学科最新成果,激励学生为化学学科的发展贡献力量。
12题电致变色材料,13题新型储氢材料,35题超强耐久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36题维生素E的人工合成等前沿研究成果为情境,考查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学生关键能力的基础上,体现了化学学科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方面的贡献,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二)考核关键能力,体现高考内容改革要求
1、丰富试题呈现方式,考查信息整理能力。信息整理能力要求学生能对大量、看似无规律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转换、归纳并形成新的科学、准确和有序的信息。
如第9题展示了CO2对海洋生态影响的原理图,第10题提供“吡啶是类似于苯的芳香化合物”等含氮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学生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进一步书写符合要求的结构简式或反应方程式。
2、精心设计问题,考查学科化的语言表达能力。化学学科化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交流和展示理论学习成果、撰写实验报告、发表科研论文的基础。试题要学生利用化学专业术语准确表达思考结果,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习建议
对高一和高二的同学们提出如下化学学习建议:
1、注重基础——注重课堂,注重教材
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实验操作、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等。
高中化学教科书分别以“科学史话”、“历史回眸”、“化学史话”等方式设置,在试题中展现已有理论或成果研发时使用的仪器、方法及研究数据,可以考查学生在真实的研究背景下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方法。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用语和解答问题的习惯。用化学学科的思维习惯和方法去阅读。要从宏观(大量粒子集体表现)和微观(粒子自身结构)两个方面去认识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规律,用变化的思想和平衡的观念去思考化学问题。
3、学以致用——从化学视角认识世界。
化学是与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等联系紧密的科学,要习惯于从化学视角去认识我们的吃、穿、住、行等。
4、加强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的深度结合。
生物学科
王伟华,长春市教研先进个人,陶然人师,优秀竞赛教练员,高一生物组学科组长,东北师大附中考试中心生物学科研究员。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
参考学科课程标准,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一、试题评价与分析
年高考全国II卷生物学科试题难度适中,试题形式和命题风格在保持稳态的基础上,充分对标“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在核心功能上,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考查内容上,突出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考查形式上,强调了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考查范围上,落实了生物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
以下为对年高考全国II卷生物学科试题的具体评价和分析。
首先,试题在命题导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