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病寒证一

白癜风要注意些什么 http://m.39.net/pf/a_7060196.html

第2节阳明病寒证(一)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然后呢,接下来条,张仲景说呀,你得了阳明病的人,如果他吃得下饭,代表这个邪气是风邪;如果他吃不下饭,代表这个邪气是寒邪。其实这一条哦本身就是一个逻辑性非常差的条文,怎么讲呢?这个,历代注家就因为这一条的逻辑性的不好,所以吵个不完。

吵什么呢?就是吵说这个后面那个中寒啊,要念zhòng还是要念zhōng。因为张仲景的确是犯到了这个规矩,就是张仲景在讲,前面这个进入你人体的是风邪,所以这个人吃饭吃得下,那这个说法上面来讲,他这个中风是指的外邪的种类的。

可是呢,后面那个中寒啊,其实你如果读了后面阳明篇的条文就会发现说,那个寒其实是在指那个人体质本来就在寒,不是外面的什么麻黄汤证那个邪气进来这寒气。所以,张仲景本身这个在对举的这两个东西,就其实不是在同一个平面的东西的时候哦,那注家注起来那真是要抓狂了。

那这个,我们说,如果来到我们身体里面的邪是风邪,那我们中国人都说,风为阳邪,寒为阴邪对不对,那阳邪进入身体会怎么样啊?它会不妨碍消化。

因为他还有一个动能在那边,并且我们说阳邪是比较走外,比较散的,所以他可能就在身体里的这里那里啊逛来逛去,也不急着去钻到你的消化轴的这个正中央的核心部位,所以你的消化能力基本上并不太会受打扰。可是呢,如果你吃不下的话,那就是你的脾胃机能已经受打扰了,所以说,这个进来你身体的邪气是寒邪。

那我就说,这个进来我们身体的邪气是寒邪这件事情呢,不能说它不对,但是临床上不太会这样。怎么讲呢?就是如果你刚感冒的时候,是脉浮紧的麻黄汤证,然后呢接下来过了几天它传到阳明了,变成阳明病了。那结果那个阳明病你会发现,体质本来就是热的人,他还是发热的阳明病,还是吃得下饭,那体质寒的人就发寒的阳明病,这个跟外邪的是不是寒气这个事情是没有正相关的。

所以,这个中寒这件事情呢,我们实际上呢,是要把它看作是张仲景用来提点学生读者的一个方便法门。这个方便法门是这样子,就是当他这样子写了之后哦,我们在读这个书的时候,就会有一个理解说,哦,阳明病有比较热的阳明病跟比较寒的阳明病,就是对这个病的区块有这样子的认识,就是这样子就好了。但是,至于说你要不要考据到,到底冲进你身体的是风邪还是寒邪,那在这里可以说是不必了。

那这种方便法门其实哦,我个人的想法是,我对他的感觉是无可厚非啦。就是很多时候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讲啊,方便法门就好像是一个这样的框架一样,你暂时借用,有些东西比较容易记忆。

就是,即使是对我来讲,我明晓得他有些东西的逻辑不是那么的对,可是我还是会把它放到我的脑袋里面,拿来当作记忆上的方便,就他这样子分的时候你比较好归类,即使他的逻辑不太好也可以用。

那像这个我们的这个伤寒学里面的方便法门,就像是之前讲过的,有一些医家认为说,少阳是半表半里,其实这个“半表半里”是一个方便法门。也就是少阳到底是不是那样子在以他们说的那个方法在那边,什么症状在表证跟里证之间,那倒是不一定。你顶多是说阳明区块是肌肉,然后太阳区块是人体表面的卫气,所以少阳区块是膜网,在两个之间,顶多说到这样而已。但是半表半里这个话讲出来呢,我们在学习跟记忆的时候,有一个东西可以拿来帮助初学者去理解一下。

就像是太阳初感的什么三纲鼎立说对不对,这个桂枝汤是治中风,然后麻黄汤是中寒,然后大青龙汤是风寒两伤,那大青龙汤根本是讲错的哦,大青龙汤不是三纲的第三纲。

但是没有关系,因为你这样子讲了,三纲鼎立,我们初学者可以记得说嘛,不会忘掉这三个汤。所以就是有它好用的地方,所以我们都不排斥它了哦。像是五苓散是蓄水,那个桃核承气汤那个蓄血,那也是方便法门,谁晓得这个是不是绝对是什么传入太阳腑怎么样,那也很难说的。

甚至你可以说,张仲景的整个六经病的框架都是方便法门,你看他里面包含了多少种杂病在里头,你这个也不能说保证每一个汤证都是感冒来的。所以这些都是方便法门哦。

因此,我们在承认有那么多方便法门可以用,而我们也在用它的这个前提之下呢,那我想我们对于张仲景的这种逻辑不良的部分,我们就不要再责备了。不过呢,也因为这样子,历代注家的这个中(zhòng)寒、中(zhōng)寒之争呢,我们也不用再去争了,本来条文就是这么一回事了。

那么,脾胃不动的人,底子是寒的人,那他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其实这一条也可以说是为了下一条做准备。我觉得阳明篇呢,你虽然说它这个个别的条文逻辑都不好,可是,它的那个一条一条之间,彼此呼应跟扣合的地方哦,还是写得很漂亮的。那我们来看接下来张仲景怎么说一个寒底的人得阳明病的状况,而从这里开始,我们也可以看出阳明病的一个传变方式的一个端倪。

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鞕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那这个,他说,阳明病,若中(zhòng)寒者,这个你要念中(zhōng)寒也随便哦。就是,如果有一个人得到阳明病了,而他本来是一个脾胃很寒的人,脾胃属中焦嘛,中焦很寒的人,于是他阳明病会怎么样呢?会“不能食,小便不利”。

哦这一点啊,我是想,同学,我们对于这个人的这个消化系统所动用的能量哦要有一个认识,就像今天发的讲义啊,这个《黄帝内经》上头有一个篇章哦,阳明脉解篇,是专门就是在讲阳明篇的。那它里头后面就讲说,皇帝问岐伯说,一个人怎么会生病了,还能够脱了衣服爬到屋顶上去唱歌,有人病得这么有精神的吗?

那这个岐伯就说,这个阳明哦因为是主肌肉,气血都很盛,所以这个阳明发病的时候,人的整个能量就爆冲出来了,因此他会变得非常有力气哦,能够发狂,能够唱歌这样子。有这样子的一个状况。

也就是从我们如果一般人得阳明病的这个发高烧的这个实况来看,你也会觉得说,哇,这叫做生病哦,身体怎么有那么多的能量让你看得到。那么,阳明的能量是哪里来的呢?阳明的能量我们说肌肉也对,也说消化轴也对,简单来说就是,其实我们人类哦,平常在消化的时候是动用到非常大的能量的哦。

你看吃进去的这些鸡鸭鱼肉青菜都把它分解成碎碎的,送到身体的每一个地方去,那简直是一个伟大的工厂。那么,这个很强大的能量呢,一旦你病邪到了阳明区块,哦,阳明区块的这个要发动抵抗力到你身体的肌肉,或者是在消化轴里面跟这个病邪在作战的时候,那自然就会从你的消化系统里面拿能量出去用,对不对。

那这个能量一拿掉之后,你的消化道会出现什么事情呢?这就是一个张仲景的阳明篇的一个思路的一个开端。怎么讲呢?就是,如果你的消化道本来是一个很有能量的消化道,然后呢,你的身体阳明区块为了要抵抗病邪,把能量从这个消化道抽走了,那这个抽走之后,请问你的消化道是会变的更热,还是更寒?其实这是不一定哦,对不对。

你不要说阳明病发高烧,说不定你这个消化道本来气血就差一点,那一发阳明病,他从里面抽得全部都没有了,整个消化道都当机了,停摆了,整个就寒寒的死死的在那边,这也有可能对不对。

所以当你得阳明病的时候,这个消化轴这一边哦,是可能热化可能寒化的,还不一定都是热化。因此呢,张仲景现在在开始借着这一条哦,在跟我们介绍阳明病的时候,消化轴可能会偏倾的方向的其中之一哦。

那至于说,我们既然讲到讲义了,就随便看一眼好了,他说阳明病的人啊,是讨厌这个人的声音跟火的声音,并且听到木头的声音就会吓到。这个阳明病因为是热证哦,人本来就心烦,心烦就会什么刺激他都讨厌,所以呢,基本上啊热证的人就看到火就讨厌,热证的人看到人就讨厌,这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如果——他说听到木头的声音会讨厌的话,这个我只能说,我不敢说他错。因为,人的经脉有某种律动存在,这个东西已经是公开的事情了。因此,是不是木头的声音真的会对我们属于土脏的这个,不是脏哦,是腑哦,这个阳明燥金而属土的这个胃,有一定的这种木克土的影响,说不定还是有。

不过,验证的方法是什么呢?因为如果我们自己是大人的话,得阳明病一把脉就知道自己是阳明病了嘛,可是,如果是你们家还不太会说什么事情的小孩子得阳明病的话,那你就不妨试试看啦。他如果得了阳明病,你究竟最好是发烧嘛,也不知道是麻黄汤证还是阳明病,那怎么办?那你就摇铃铛、敲木鱼啦。那如果摇铃铛他就没什么感觉,敲木鱼他就大声哭叫,那就知道是阳明病了哦。

所以这个说起来你觉得很可笑,但是说不定有用哦,我不敢说绝对,但是说不定哦。因为我们辨桂枝汤、麻黄汤证的时候,的确就是桂枝汤证那个就是不怕冷,可是开风扇他会讨厌啊,这个恶风这个事情也是有这么回事啊。所以啊,就随便讲讲,对不起,你们也不要相信我好了。

那这个“固瘕”,接下来讲的是什么?他说,如果是一个中寒的人,他会“不能食,小便不利。”你看哦,这代表这个人如果本身脾胃就是寒的,那得了阳明病,能量又从这个本来就已经能量不足的那个消化轴抽掉以后,那他根本脾胃都不会动啦。那不会动了他就吃不下饭了,并且脾胃不抽水了,那没有水变成小便了,所以小便也不利了。

然后他多了一个症状,叫做“手足濈然汗出”,这个“手足濈然汗出”呢,他就,历代的注家啊喜欢争论一个我觉得有一点无聊的事情。就是啊,历代的注家会说,如果一个人脾胃已经如此之虚了,又吃不下饭,又没有办法抽水,那这么虚冷的脾胃,我们说,脾胃主四肢嘛,会让你这个四肢出汗,那这个汗啊,到底是阳明病的这种热汗呢,还是脾胃虚寒的冷汗呢?

所以就有很多注家认为说,这种情况之下的阳明病出的手脚的汗,恐怕是阳虚漏汗的冷汗,就是有这样一个说法。但是实际上这个说法呢,在张仲景这一条的逻辑里面是不需要讨论的,为什么呢?因为,张仲景这一条本身的框架的意思是这样子,就是这个人的脾胃中焦啊本来就是寒的,然后呢我们说脾胃下面哦,这个阳明下面就是大肠对不对,大便要结在这里嘛是不是,那大肠呢是手阳明经对不对,是阳明腑。

那这个人呢,他得了阳明病之后呢,能量被抽到阳明区块,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肌肉的这个阳明区块去作战了。那阳明区块处在抗敌发热的状态的时候,这个人会不会发烧?会发烧。然后,会不会影响到大肠也被烘干烘热?会。于是呢,他的大肠,属于阳明区块的这个大肠呢,里面就开始烘干出干燥的大便,塞住了,于是这个人就开始有大便不通的现象。

然后张仲景就提醒你说,如果在这种情况之下的大便不通啊,你不要急着用下法。因为这个地方其实是一兜冷水没有消化掉的状态(指向胃),然后他说这个是“以胃中冷,水谷不别”。什么叫作“别水谷”啊?就是你在消化的时候,要把这个食物分解掉嘛,对不对。

那这边临时,你本来就寒的脾胃,这样子一病阳明病他整个关机了,里面食物都混杂在一起,都没有消化掉。那这一团是什么啊?那是可以让你拉稀的东西。那这个一堆稀大便然后被一坨干大便塞住了,这叫做“固瘕”哦,这样子的状态。

那他就说,你不要急着攻击,因为你攻击了之后,乍看之下你好像觉得大便不通,可是之后这里面一团冷的,你再冷上加冷,整个肠胃道就坏掉了哦,所以是在讲这样的一件事情。那么,因为他是这样子的一个脉络之下产生的东西,所以这个时候他手脚出的是热汗冷汗有什么关系,对不对。

因为,一旦这个能量被抽到阳明区块,在肌肉的世界发热了,手脚还是有可能出热汗的。也就是说,不可以因为他是固瘕,你就说他会出冷汗,不是这样子的。因为阳明病热在肌肉哦,所以这个就是不一定要讨论汗的冷热。我们只要知道这个人是脾湿而大肠燥的一个状态就可以了,这样子就这一条的逻辑就够了。

那么,说到这个逻辑啊,阳明病我们等一下还会讲到很多种变化,我在想放假以前是不是已经讲过一遍啦。我最近哦,在整理我那个助教帮我打了上课誊稿哦,我觉得我好像已经非常的老年痴呆了,就是讲过的东西啊屡屡又再讲一次。因为我自己讲完就忘记了,然后就一直一直重复。

我听我过去的课听得是胆战心惊啊,觉得说,同学怎么还肯来啊?好像什么东西兜来兜去一直在讲一样的话哦。这个非常的可怕,因为我从前一直在嫌我爸爸这样子讲话很烦很烦,那现在已经完全活在家族的阴影之下了哦,我觉得我现在很像我爸爸。

那这个阳明病哦,它的这个主轴哦,太阳的这个邪气进来,我们要稍微认一下阳明病的这个它的转化的过程,当然我相信这个我在上次上课的时候的确是已经讲过了。只是因为现在要介绍到几个症状,所以我们必须再把它回来重复提醒一下。

就是说,阳明病我们一般是说是发热,对不对,可是这个发热其实是有两路的可能性,一个是所谓的传腑,一个是所谓的传经。什么意思呢?就是阳明区块的最中间算是肌肉,里面算是消化轴,外面算是经络,那么这个热,这个阳明区块这三个层级的地方都有可能生阳明病。

那么首先呢,我们在太阳篇的时候讲到说,太阳传阳明的时候常常会出现什么?太阳的脉变成长条绷紧的时候是什么?葛根汤证对不对,葛根浮长表阳明。那这个葛根汤证呢,其实就是一个标准的这个邪气是往阳明经上面走的一个走法。那这个阳明经的葛根汤证哦,它再发展下来就变成阳明热证,那阳明热证就是所谓的白虎系的汤,那白虎系的汤是热在肌肉跟阳明经。

那这个白虎系的汤,你说这个阳明热证有没有别的状况?有的。比如说白虎比较是中焦热,如果它是上焦热的话也会出现栀子汤的证哦,我们后面也会教。那如果它是下焦热的话,会出现猪苓汤的证。所以呢,这个阳明从经证传到热证,这一路有这些这些汤可以用,这是阳明病的其中一条可能性。

那么,这条可能性同学看得出来吧,就是它没有牵涉到你的大便干不干,也就是在这个地方的时候说不定还在拉稀呢,听得懂吧?所以这一条是不直接在你的肠子里面把大便烧干的。可是呢,腑病的话呢,就是从调胃承气汤证往大承气汤证走。

也就是,当我们哦在梳理这个阳明篇的条文的时候,你会看得到张仲景在描述这两个东西的一种非常灵活鲜明的笔法。就是说,在表的症哦,它就是在身体外面啊肌肉那边烧来烧去的,往里面走的呢,你就会看得到张仲景文笔上面哦,在告诉你说这个人的热邪开始往里面聚了。

一开始是聚在消化轴比较上面的地方,然后大便快要燥结的时候是怎么样一个状况,那是调胃承气汤证。就你会感觉到那个热已经开始往核心内聚了,然后越烧越干越烧越干,然后最后变成大承气汤证,就是这样子在内侧的。所以这个你称为往腑传也对,不然你可以有另外一个层级的说法,说这个叫做燥化。

也就是葛(根汤)到白(虎汤)这个不一定要燥化,但是这个大便越结越干这个过程是燥化,所以这个燥化的阳明病。所以这两个路子我们要知道,但是我们在临床的时候,就是要把这些症状梳理一下,慢慢把它掰开哦,这是要知道的一点。

那另外呢,还有什么呢?就是阳明病有没有寒化的?像我们刚刚讲的这个对不对,固瘕。其实他虽然大肠燥了,可是他的这个脾胃是寒到了,对不对,所以阳明病有寒化的。只是寒化的阳明病花样很多,而且甚至寒化的阳明病是跟杂病混合在一起的。

就像这个人胃口不好想吐,这个不一定要在感冒的状况之下出现,就是消化轴冷的就可以了哦。所以这个寒化的阳明病也是一路我们要学的。那这个燥化跟热化跟寒化之外,还有一路非常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他或许是热,或许是寒,但是他湿。

那阳明发的湿病会怎么样啊?阳明发湿病的时候,通常呢湿寒或者是湿热蓄结在一起的时候呢,它会形成我们今天在临床上说的黄疸病。所以黄疸病也是阳明病的一个湿化的发展方向哦。

那我们知道这些可能性的时候,其实读阳明篇呢,不是那么让人痛苦的哦,即使同学是第一次读这个篇章,但是他的逻辑哦,以临床上来讲这个篇章还蛮让人舒服的,一些主症会抓的话,用起来还算顺手。

那这个,像是湿化的这个阳明病哦,他的比较牵涉的是消化轴的肝胆。那我说的消化轴的肝胆是什么意思?就是他的证型不是少阳病,不是厥阴病,这样明白吗?就是当他是在阳明病的主症框之下发生的肝胆病的时候,这个算到阳明,因为他没有牵涉到厥阴区跟少阳区。

那么这个黄疸这个病,在阳明篇里头其实是处理得非常的好的。因为我原来哦,对黄疸这个病不是很熟悉的,但是最近有同学家里面的人哦,黄疸然后去看西医了,搞得鬼哭神嚎的,那我才觉得说,哎哟,有一本《伤寒杂病论》真的是很幸福哦。

因为,你如果照《伤寒杂病论》的医法来医黄疸的话,没有那么难医,就是效果都很好,经方医这个东西效果很好的。那黄疸如果你要大概抓一个辨证的就是,人发黄,我们说他黄疸对不对,但是黄疸你要稍微分一下说,这个黄疸是所谓的溶血性的黄疸,还是这个胆汁出不来的黄疸,就是胆管塞住后肝病的黄疸。

那如果是胆汁出不来的黄疸,其实辨证点很好抓,用西医的那个就可以了,就是大便会不黄嘛,因为胆汁出得来,大便就会染黄嘛,胆汁出不来,大便就是别的颜色嘛。那大便不黄你就知道是胆管堵塞,那如果大便是正常的颜色,那你就知道那是溶血型的。

那溶血性的黄疸特效药之后会教,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那至于说胆管阻塞的,那你到时候阳明篇我们看到这些黄证,那个让肝能够分泌胆汁,然后去冲开的什么栀子啦,茵陈啦,都是这种典型的药。那如果是有什么石头卡到胆管的,那你就大黄芒硝汤啊,大柴胡汤啊,那都是特效药。

所以,经方好用得很,就是吃着吃着就会好。所以这个黄疸病啊,乍看之下我们觉得吓死人,实际上照经方医哦,又没有那么难医,所以在这一点我们也晓得一下。所以这个湿病的阳明病的这个脉络也知道一下。

所以我们接下来再看哦,就再看看这几个范围里面你可以看到张仲景的条文,这里沾一下,那里沾一下,这里沾一下,那我们慢慢能够把它分辨出来哦,阳明病的几个发展方向,这样子来读它的话,我想会蛮轻松的。不过那也是比较精彩的条文啦,像下面这一条就很讨厌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sc/54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