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末测试范围
一、硫及其化合物(约10%)
1.硫
(1)硫元素的存在,硫的颜色、状态和溶解性
(2)硫与铁、铜、氢气、氧气等反应的现象和方程式的书写
2.硫化氢
(1)硫化氢的颜色、气味和水溶性、毒性
(2)硫化氢与氧气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含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
(3)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的反应及现象
(4)硫化氢与氯气的反应
3.二氧化硫
(1)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只要求掌握与硫化氢的反应)
(2)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与氯水、溴水、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
(3)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掌握现象
(4)酸雨的形成机理及防治方法
4.浓硫酸
(1)浓硫酸的特性:高沸点、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铁、铝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5.硫酸盐
(1)胆矾、明矾、重晶石、石膏的化学式和主要用途
(2)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二、氮及其化合物(约10%)
1.氮气
(1)电子式和结构式的书写
(2)固氮的途径及方程式书写
2.氨气
(1)氨气的电子式、气味和溶解性(掌握喷泉实验的原理)、易液化
(2)氨气的还原性:氨的催化氧化
(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浓氨水与生石灰(或氢氧化钠)
3.铵盐
(1)铵盐的溶解性和状态,氯化铵电子式的书写
(2)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三、物质的量浓度与pH(约5%)
1.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和简单计算
2.pH
(1)pH的基本概念
(2)强酸、强碱溶液pH的计算
(3)简单化学反应中溶液pH的计算
四、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约30%)
1.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
2.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3.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间的换算
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5.化学平衡的概念
6.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速率方面、键的断裂与生成方面、其他物理量
7.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浓度、压强、温度
8.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应用
9.常见图像的辨识与分析
10.硫酸工业和合成氨反应中的速率与平衡问题
五、电解质(约40%)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辨析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3.电解质导电的原因和溶液中导电能力强弱的简单判断
4.常见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H2CO3、H2S、NH3·H2O)
5.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和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6.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7.简单离子共存问题的判断
8.水解的概念和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9.影响水解平衡移动的因素
10.水解理论的简单应用
六、其他(约5%)
上学期原子结构、化学键、晶体、氧化还原、卤素
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