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注射液价格 http://m.39.net/pf/a_4344835.html
偶然得知中国的火药竟然是古人炼丹偶得,这让我分外惊讶。说起古代的炼丹术,我脑海中不禁闪现出《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以及他的炼丹炉的情景,还有就是明嘉靖帝吃丹药过量致死的事情。中国炼丹术,功也?过也?随我一起来探个究竟吧。
一、中国炼丹术的历史
炼丹术是中国古代自己独立发展起来的,中国炼丹术活动的正式出现,据比较可靠的记载大约是在西汉初期,秦代时可能已有萌芽。随着仙人传说的兴起,人们追求长生不死的欲望也更加强烈并开始探索长生之道。到春秋战国时期,为追求长生出现了两个派别,或者说提出了两条认为可行的途径:一是服食[药],也被称作外丹,二是养生,被称为内丹。外丹在唐代达到鼎盛,随后盛极而衰,内丹则代之成为道教修炼方术的主流。
1.外丹:
中国外丹术的产生,信仰源自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长生不老的理念。“后羿射日”后,从西王母处得到长生不老药却不小心被嫦娥拿去偷吃了,随后她便飞奔到月宫,成为了长生不老的月中仙子。但是仙丹的成分却没有留下记载。根据晋人编纂的《列仙传》,古时所服食的仙丹成分包括有丹砂、云母、玉、代赭石、石、松子、桂等未经制炼的矿物和植物。后来在“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的理论驱使下,炼丹家就希望能炼出一种名叫“金液”的神秘物质,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这便是“金丹术”得名的原由。西汉淮南王刘安,热衷于炼丹术。他又编写了《淮南子》,书中曾提到用汞、丹砂、雄黄等药炼制丹药。魏晋时期的丹药主要是“五石散”,成分为为砷制剂,服后浑身发热,甚至要泡在冷水中才能解脱。后来炼丹家们又炼出了砒霜(三氧化二砷),只要服用一刀圭(约0.2克)就可得到同样的“药效”。可以说外丹后期在作死的路上渐行渐远。
2.内丹:
内丹以人体为丹炉,将人体的精、神、气等视为药物,通过意念呼吸在体内练气成丹,故称为“内丹术”,主张从自身的锻炼中修炼出抗拒衰老、死亡的力量。修炼内丹术的最初都是一些道家的信徒,力图从“道”中悟出真谛,他们总结出了四条养生之术:一曰炼气,或叫食气。他们认为灵魂游荡于气中,气中又充溢着灵魂之质,所以人体中气在则灵魂永驻,气绝则灵魂离散,故炼气可得长生。二曰恬淡无为。三曰操炼体魄,不断吐故纳新,求致精气。四曰辟谷,不食五谷杂粮,是通过吸收自然精华之气,而进行减肥,排毒。人们通过修练,以此来达成强身健体,提高人体的生命功能。
汉晋唐时代内丹功逐渐成为内家武学。内家武学暗藏内丹术,所以不少修道者都以修炼内家武学作为修身养心之捷径。修炼内丹或内家拳,一般能使弱者体质于一两年内迅速转强,也就是现在用来强身健体的拳法,太极拳名家吴图南、陈微明等均属于此列。
二、对炼丹术的主评价
炼丹术已成往事,那么回首炼丹术,我们该如何评价它呢?它有功吗,恐怕我们一般人看到的都是危害。它都是祸吗?那为什么我们炼丹术与中国文化休戚与共,历史悠久,已成为中国典型的文化元素呢。
1.炼丹术的“过”
古代当权者一旦大权在握就极尽奢华,觉得人生苦短,所以求神问药之风在各朝各代都极其盛行。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秦始皇派三千童男童女令徐福入海求之,毁了多少个家庭呀;汉武帝赴东莱,求神仙,无所见后又派方士,求神怪,采芝药,折腾了20多年。直到前89年,才听从田千秋的建议罢了此事,并且悔悟说:“向时愚惑,为方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
食丹不仅祸国殃民还有损个人健康。由于中国炼丹主要用五金、八石、三黄为原料。炼成的多为砷、汞和铅的制剂,吃下去以后就会中毒甚至死亡。唐朝是炼丹术全盛时期,也是皇帝死于丹药最多的时期。在唐朝,服仙丹死亡的皇帝有:唐太宗、宪宗、穆宗、敬宗和晚唐的武宗、宣宗等六个,中毒的皇帝还不算在内。“上行下效”,许多文化名人也都去炼丹。例如:李白、白居易等也不例外。白居易在晚年有思归诗一首:
退之(韩愈)服硫黄,一病讫不痊。
微之(元稹)炼秋石,未老身溘然。
杜子(杜牧)得丹诀,终日断腥膻。
崔君(崔元亮)夸药力,经冬不衣棉。
可怜以上这四位才满八斗的名家,愚昧仿效朝廷吃仙丹,“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这可以说是古代的吸毒潮,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不过这里所说炼丹术的“过”特指的是外丹术。
那么内丹术也有危害吗?当然。气功和一般的体育锻炼不同,不是依靠机体的运动与锻炼达成健身目的的,它有很多种门类但大都是讲究意念,主要是通过个人意念控制气息在体内游走,以达到调理经络,强身健体的效果。但如果锻炼不得法,或者锻炼者的精神与身体状态不适应,强行锻炼,反而会打乱人的正常气理。所以炼不得法,也会让人走火入魔,轻者残疾,重者丧命。
2.炼丹术的“功”
炼丹术虽然给社会带来不少危害,但若是炼丹术真得没有一点功劳,也是极不客观极不公正的。随便一罗列,都很了不起。
⑴外丹术的贡献
首先就是外丹术造就了我们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火药的发明,大约是在唐朝末年(约公元年)。炼丹家把硝石、硫磺、木炭按不同比例配合在一起——发现见火即猛烈燃烧——被命名为“着火的药”。这种药“以毒攻毒”,能治疗疮癣、瘟疫、有杀虫和逼湿气的功能。炼丹家还发现:对这三种物质改变一下比例,则会发生猛烈爆炸——“黑色火药”诞生了。
其次,外丹术推动了我国化学的发展。炼丹家们通过实践,对氧化、还原、金属置换、酸碱相互作用等物质化学反应,进行了大量试验,并且取得成功。葛洪在其书中说:“丹砂烧制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这是人类第一次通过化学手段,得到和天然物质完全相同的物质,是一项伟大创造发明!从汉朝到唐朝,炼丹家们还能把铁放在胆矾(硫酸铜)溶液里,置换出铜来。了不起啊!不用炉火,就练出铜来。宋朝,已把这种方法用于生产。
另外,中国人的美食——豆腐,也是由炼丹术产生的。豆腐是中国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据传刘安在八公山炼丹时偶然以石膏点豆汁从而发明了豆腐。不仅如此,炼丹人用水银、猪油配制软膏,比欧洲早多年;用水银制剂作利尿药,比欧洲早多年;在唐代时,用水银、锡和银制作牙齿填充剂——比欧洲早多年;我国的炼丹术,在唐朝传到阿拉伯世界;12世纪,传到欧洲。在中国炼丹术的启发下,阿拉伯人、欧洲人,把这一技术发展成为现代化学,世界化学的发展我们是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
⑵内丹术的贡献
首先内丹术反对天命,否定命定论和轮回思想,肯定人能够通过现实的自我刻苦修炼而获得从精神到肉体的自由解脱,是道教神仙思想中最具有特色的观点。早在道教创始的汉末魏晋时期,神仙家们便明确指出了“我命在我不在天。”这一气势磅礴的口号。《抱朴子》中,他们认为“修道于身,爱气养神,益寿延年,其法如是,乃为其人。”《老子河上公章句》中也说到正是这种充满积极精神的思想,推动道教徒们走向发展人体科学的道路。
其次,内丹术促进了“儒释道”的融合。道教丹法修炼必须追求适合普通人群的精巧的体系。在这时性命问题就变得非常突出,这促使很多道教内丹家们试图从道教和道家思想体系以外寻求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道家的包容使得他们选择很多,这样以来,医家、武家、儒家乃至佛教的禅定之学开始大量引入道教修炼体系。道教除了将佛教义理和修习法门引入自身修炼外,还适应当时日益强化的封建伦理道德并将儒家学说也纳入内丹炼养体系。这样,道教实际上是以内丹修炼为楔机充当了“三教合一”的主导。
最后,在提高国民体质方面,内丹术功不可没。内丹术在发展过程中,自我完善,趋利避害,逐渐发展成现在的气功,使内丹术走向强身健体的正确的发展道路之中。气功和武术结合起来,使武术走向世界,扬我国威。再后来,气功成了单纯锻炼身体的方法。年我国推出了正式版本的“四大健身气功功法”分别有健身气功五禽戏、健身气功八段锦、健身气功六字诀、健身气功易筋经。后来国家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又适时推出了新的功法,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这就是年版最新的五大功法,分别叫做健身气功十二段锦、导引养生功十二法、马王堆导引术、大舞、太极养生仗。
总结了这次对炼丹术的探索,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使得我对中国文化多了几分了解与亲近,也使我懂得看问题不能绝对,任何一件事物的存在都有其两面性。如何规避其危害,发扬其长处,是每一位智者这一生都应该面对的命题。
素材与图片均来自网络
版权所有,转载请说明
顾问:吕志红,和伟
策划:蔡季愚
审核及指导:林桂红
作者:赵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