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黒痘病的防治措施
黒痘病病菌潜育期一般为6~12天,在24~30℃温度下,潜育期最短。超过30℃,发病受抑制。新梢和幼叶最易感染,其潜育期也较短。
根据黒痘病的发病与传播条件,任何降低湿度和水分、减少病原的措施,都能减少或降低黑痘病的发生程度或发生几率,包括完善的排涝体系、清园措施和田间卫生(处理落叶和病残组织)、田间管理(合理叶幕,通风透光性良好;夏季控制副梢量)等具体措施。
首先需要对苗木进行消毒
黑痘病的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带病菌的苗木或插条,因此,应选择无病苗木,或进行苗木消毒处理。常用的苗木消毒剂有10%~15%的硫酸铵溶液,3%~5%的硫酸铜溶液,10%的硫酸亚铁+1%的粗硫酸溶液,3~5波美度石硫合剂等。方法是将苗木或插条在上述任一种药液中浸泡3~5分钟后取出即可定植或育苗。
其次应重视田间卫生
黑痘病的初侵染主要来自病残体上的越冬菌源,因此,必须仔细做好清园工作,以减少初侵染的菌源数量。冬季进行修剪时,剪除病枝梢及残存的病果,刮除病、老树皮,彻底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烂果等,并集中烧毁。再用铲除剂喷布树体及树干四周的土面。常用的铲除剂有:3~5波美度石硫合剂;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10%硫酸亚铁+1%粗硫酸。喷药时期以葡萄芽鳞膨大,尚未出现绿色组织时为好。过晚喷洒易发生药害,过早效果较差。加强果园管理,雨后及时排水,合理修剪以使葡萄园通风透光。
在园艺学措施防治的基础上进行药剂化学防治。
在葡萄萌芽前用五氯酚钠混合石硫合剂对枝条及整个温室、地面进行全面喷布;发病初期喷施1:0.7:~波尔多液或52%克菌宝可湿性粉剂倍液,或使用代森锰锌、多菌灵、霉多克、疫霉清、大生等药剂防治。花前花后喷药防治很关键。
常用的保护性杀菌剂有80%水胆矾石膏~倍液、50%福美双倍液、42%代森锰锌倍液、波尔多液、30%王铜(氧氯化铜)~倍液、78%水胆矾石膏+代森锰锌~倍液等。
铜制剂是控制黑痘病的最基础和最关键的药剂。
常用的内吸性杀菌剂有20%苯醚甲环唑倍液、70%甲基硫菌灵倍液、50%多菌灵倍液,坐果后可用40%氟硅唑0倍液、80%戊唑醇0倍液等。
切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