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今年秋季升入九年级的学生们来说,化学这门课程是在升入九年级后新增的一门课程,是一门既有些神秘又具有挑战性的学科。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学好化学。
然而,据一些曾经教过九年级毕业班的老师们反映说,不论是九年级第一学期的期中期末检测还是第二学期总复习阶段的模拟检测,考生们往往在化学试题上出的失误丢分要多于物理试题,哪怕一些优秀学生也不例外。由此大家不难想到,若想要在大型考试中减少化学试题的失误,不仅需要在课上、课下多注意、多积累一些易错点、易减分点,还需要在课下复习、考前复习时多次进行复习巩固,才有利于让学生在大型考试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减少出错。
接下来,为每一位九年级学生提供出在初中化学考试中常见的四大类易错、易减分点,并把每一个大类进行细分举例,愿这些易错、易减分点能够让大家在九年级学年的所有化学考试中尽可能少减冤枉分。
第一大类:相近概念的混淆1、大家在学“酸碱盐溶液”这一部分时,还要接触到酚酞、紫色石蕊溶液这2种酸碱指示剂。大家一定要记住“紫色石蕊溶液遇到酸性溶液后变红,遇到碱性溶液后变蓝”以及“酚酞试液遇到碱性溶液后变红”这点,千万不要在考试中“把酚酞试液错当成紫色石蕊溶液对待”。
2、稀释浓硫酸的过程,很多学生懂得“用玻璃棒引流”,这点并不容易出错。但是,在引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浓硫酸通过玻璃棒引流到蒸馏水中”,千万不要把这个引流次序弄反,否则在实验室中是非常不安全的。
、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均没有单位。
4、至于“缺某种元素而容易导致的病症”,大家也要注意不能混淆记忆。例如,缺铁元素容易导致贫血;缺碘元素容易导致人体的甲状腺发育不完全。
第二大类: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规范1、在九年级第一学期的期中检测中,容易考到“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这个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要知道,这个反应的过程需要“加热、二氧化锰”这2个反应条件,两者缺一不可,却总有学生在考试卷上不小心漏掉其中一个。
2、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方程式,由于不同的方程式用着不同的反应条件,因此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容易写错反应条件。在考试中最容易考的2个还原反应为——
高炉炼铁的反应为CO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反应条件为“高温”;
CO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反应条件为“加热”。
同为还原反应,却因还原剂的不同或被还原金属的不同而出现了“反应条件的不同”,因此学生在每一次考前复习时,都要在认真总结之中仔细甄别不同还原反应方程式所使用的“不同反应条件”,并注意分开记忆、多次记忆,千万不能相互混淆。
、若在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却在生成物中有气体,那么不要忘了加上气体符号↑;同样,若在反应物中没有固体却在生成物中有固体沉淀生成,那么不要在生成的固体沉淀物质后加上沉淀符号↓。
4、是否加气体符号或沉淀符号,则一定先要弄清楚反应物的实际状态。例如,稀盐酸与碳酸盐反应,虽然稀盐酸在方程式中写成HCl,但在实际反应中,稀盐酸的状态为溶液形式,而不是气体,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后面,则一定要加上气体符号↑。
第三大类:化学实验探究题中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1、不论大实验还是小实验,若在整个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要用到密闭容器,则一定要在进行实验前“检验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2、在描述具体实验现象时,千万不要“提到具体化学物质的名称”,否则只能让阅卷老师认为“该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态度不够严谨”。描述实验现象时,只可以描述出物质的状态、颜色等在反应过程中出现的“可见指标”。例如: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中生成白色(或蓝色)沉淀。
、对于漏斗种类的选择,大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是否需要考虑控制反应是否发生或控制反应速率”,一旦需要在实验过程中随时控制,则一定要选择“分液漏斗”;不需要控制的前提下才可选择“普通漏斗”。
4、在九年级上半年考试中可能会“主要考课内实验”,而下半年在中考总复习阶段的模拟检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课外探究性实验”,即便在试卷上出现了某一个课外探究性实验,大家也不要把它想得太过于复杂或太难,只需要按照题中的操作、实验步骤,用上自己在课上所学的化学知识一步步进行即可。试卷上所有出现的课外探究性实验所需要用到的方法,归根到底都不会“超出课上所学知识与方法的范围”。
第四大类:在化学计算题中容易出现的错误1、化学计算题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既需要把两边配平,又需要规范书写。
2、各地在考试中容易出现的化学计算题,一般在性质上属于“给出某个已知量,列出比例等式求出未知量”。在列出比例等式时,大家千万不要忘了“在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前面乘以对应的分子个数”(例如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中,若需要用到HCl,那么在列出比例等式时不要忘了写上6.5×2)。
、上述“比例等式”中,所选择的“已知量”必须是“在反应中完全参加反应的质量”或“容易计算出的某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大家千万不要把“带有杂质的质量”作为“已知量”代入比例等式中。
4、当反应物、生成物之间存在质量差异时,大家可把两者的质量差作为“生成气体的质量”代入比例等式中进行计算;同样,若在反应中有沉淀生成,也可把生成沉淀的质量代入比例等式中进行计算。
5、计算某种物质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时,一定要记得“把小数点形式化成百分数形式”,并还要在后面加上百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