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常见青苔种类的区分
1、水绵是丝状,刚毛藻是树枝状、伞状;水网藻是网状囊袋状。
图1示池底水绵滋生2、水绵和水网藻都是漂浮在水的表面,一般悬浮,很容易移到风尾,水绵生长初期藻体颜色为深绿色,呈丝状附于池底,开始是在浅水底处萌发生长,渐渐蔓延开来,严重时像一巨网布满整个池塘,以后渐变黄色悬于水中,衰老时,如旧棉絮浮于水面,变成棉絮状,漂浮水面,尤其晴好天气光照强烈,水面随处可见。图2示水绵漂浮于水面,呈絮状而刚毛藻基本上要固着,一般在塘边、塘底、或者水草上,比如用茶麸肥过水的,出现过泥皮的,经常会出现刚毛藻。图3示水体中的刚毛藻3、水绵滑腻,刚毛藻粗糙略硬,水网藻如同水草。02
青苔暴发后处理方案
1、未放苗时池底滋生青苔在未放苗而池底出现大量青苔时,可排干池水,注意不要积水,用漂白粉按10-20千克/亩兑水混匀后全池泼洒,特别是青苔积聚的地方多泼洒一些,将池底青苔杀灭,然后进足池水进行肥水操作。2、养殖过程中池底少量滋生处理原则以微生物抑制和遮光为主。处理思路:,加水水位,使用芽孢杆菌等生物菌类改底产品在青苔四周干撒,芽孢杆菌沉在青苔上会消耗氧气,起到抑制青苔的呼吸作用;第二天晴天再使用腐殖酸钠(1-1.5千克每亩米)或者草木灰等遮光,通过遮挡光线来抑制青苔的生长。另外腐殖酸钠中还含有藻类生长的部分微量元素,能够抑制青苔的同时促进浮游藻类的生长。推荐使用芽孢杆菌1包+腐殖酸钠3公斤+红糖或者糖蜜1公斤,混合发酵一晚上,次日兑水泼洒2-3亩水面;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天气晴好时再使用培藻所需要育藻膏,氨基酸肥水素等肥水产品以及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进行肥水操作,培肥水体的藻相,降低水体的透明度,抑制青苔的生长。一般在一周左右,青苔自然死亡。推荐使用补碳硅藻膏1公斤+降氨灵(主要成分为芽孢杆菌)克+藻种克=1亩培肥水体。3、养殖过程中大量滋生。当养殖池塘底部青苔大量繁殖时,通过抑制来控制青苔的生长较为困难,若青苔已在池塘大量爆发,可采取“药物杀灭+腐殖酸钠(草木灰))遮光”的组合方式予以清除。腐植酸钠与杀灭青苔药物的配合使用,先用青苔药物处理青苔,再用腐植酸钠遮挡阳光比单用青苔药效果要好。但是在选择杀灭青苔的产品的时候,需要注意产品对水环境的影响,不然在杀灭青苔后,池塘水环境被破坏,水草枯黄萎缩,影响河蟹的正常生长,那就得不偿失。很多观点主张用硫酸铜甚至是扑草净去杀,这些对水生动物都具有相当大的毒性,扑草净甚至是国家的水产禁用药物。这些不仅对水生动物有较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对整个养殖水环境影响较大,导致后续的肥水困难。(1)在青泥苔大量繁殖时,在晴天下午用粗铁丝绑成爪状,再绑在竹竿上,下池捞出池底的青苔;人工捞除的方法适用于青苔大量繁殖的池塘,缺点是带来的工作量较大,不可能完全捞干净,断裂的部分在水中可再次分裂增殖。且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水体中青苔的生长环境,捞除后又会再次生长繁殖。因此只适合于在青苔大量繁殖时捞除部分区域的青苔或者捞除重的成团的死亡青苔,可以作为青苔处理的辅助手段。青苔中氮磷很高,尤其是磷富集,湿青苔腐烂后,如果不能捞除或者被微生物及时分解,会污染水体,导致发黑发臭。(2)使用杀青苔的产品(用量可参考产品的具体说明)拌细沙在青苔处泼洒,第二天使用腐殖酸钠(1-1.5千克每亩米)配合杀青苔产品把青苔杀灭,一般2天左右青苔死亡。(3)青苔死亡后第2-3天的大晴天进行解毒肥水操作。上午泼洒葡萄糖酸钙,多元有机酸等解毒产品进行解毒和提高河蟹免疫力,中午使用微生物制剂及肥水产品进行肥水操作,可以使用浸泡好的补碳硅藻膏1公斤+降氨灵(主要成分为芽孢杆菌)克+藻种克=1亩培肥水体。03
传统处理青苔方案
石膏浆清除鱼池青苔,用石膏浆来清除鱼池青苔,不仅效果好,而且对鱼类也很安全。方法1:食用级石膏每亩鱼池用食用级石膏5公斤,加水调制成浆状,向全池泼洒,并对青苔多的地方适当多泼些。一般在泼洒2日后,鱼池中的青苔便会消失,且在短时间内不会再生。方法2:生石膏粉用生石膏粉每亩50公斤,分三次全池泼洒,每次间隔3—4天,若青苔数量多的用药量可增加每亩/65公斤生石膏粉。施药应在下午喂食后进行,有条件的还可以在施药后注入10—20厘米的新水,效果会更好,用生石膏粉既能防治青苔也不会使池塘池水变瘦,更不容易造成池塘缺氧,一般半个月内青苔就可以全部杀死。方法3:草木灰草木灰(蚕豆秆、油菜籽秆、向日葵秆燃烧后的残余物),选择晴天上午,每亩水面用草木灰(干灰)25~30公斤,站在池子上风口的岸边抛洒,使草木灰均匀覆盖在青泥苔上面即可,一般施草木灰3天后青泥开始死亡,7天内全部死亡下沉。小龙虾养殖全套技术方案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