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附word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一、绪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eg1.按右下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4)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该气体有什么性质:(写出一点化学性质)。(5)用电热棒加热引燃红磷的优点是。不能用木炭,硫粉燃烧完成该实验的原因是。不能用铁代替红磷?不能用镁条代替红磷?(6)某化学兴趣小组结合探究实验理念对该实验设计了另一套装置,如右图所示: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燃烧后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mL②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7)误差分析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原因:氧气体积分数大于1/5原因:(8)EG1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甲图实验中若止水夹未夹紧,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填“偏大”或“偏小”)。甲图实验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2点)乙图实验中烧杯内热水的作用是。丙图为蒸发溶液的实验,当观察到时,停止加热。丁图实验时玻璃管中的现象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Eg2.下列仪器名称正确的是()四个选项都找不到的人,还想在十几亿人中找到对的人...........A雉形瓶B石绵网C试管架D坩埚钳二、水1、水的净化通常用的方法有;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2、过滤:目的:仪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3.蒸发:目的:仪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何时停止加热:4、吸附剂:,其中活性炭的作用为;明矾的作用为5、区别硬水和软水用,是硬水;是软水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生活中用,实验室用6、电解水实验的结论(2点):负极和正极的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质量比为,在实验中常往水中加稀H2SO4或NaOH的作用是三、O2、CO2、H21、O2: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溶于水。CO2: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溶于水。CO2固体叫做。H2:无色无味,密度,溶于水。①实验室制O2的原理是(3个):②实验室制CO2的原理是: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原因):;不能用稀硫酸(原因):。工业上制大量CO2的方法是:(写方程式)③实验室制H2的原理是:2、收集气体A:排水法:适用于气体,导气管稍伸进瓶内,(例:)B: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例:)C: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例:)注意:排空气法:导管应伸入瓶底,便于排出瓶内空气3、检验氧气:。氧气验满:。检验CO2:。CO2验满:。4.实验注意事项:①加热时试管口应,防止②试管口应塞一团,防止③收集完毕应先将再,防止④利用排水法收集时当再收集,防止当表示收集满,接下来的操作是5.写出检查上述装置气密性的方法长颈漏斗:分液漏斗:试管:注射器:6.写出优点:试管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注射器:多孔隔板:双氧水制氧气:7.多功能瓶的使用:①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进;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进用此瓶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若集气瓶口朝下: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进;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进②排水法:集气瓶内装满水进;③若检验CO2,集气瓶内装,进除去O2或CO2中的水蒸气,集气瓶内装,进除去CO2中HCl集气瓶内装,进。吸收SO2或CO2集气瓶内装,进注意:液体装集气瓶的一半8、氧气的用途:。9、CO2的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如何证明发生了此反应?②与碱反应:③不可燃、不助燃10、鉴别:H2、O2、CO2:[(H2、CO2),(O2、CO2),(CO、CO2)]用澄清石灰水11、H2、CO、C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用于)②(可用于)12.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CO、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四、物质构成的奥秘地球在流浪,化学不能忘1、物质都是由组成的物质是由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2、分子是保持物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中的最小微粒。例: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在电解水反应过程中的最小微粒是。3、质量守恒定律(核心考点):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变的是:一定改变的是:。可能改变的是:。4表示方法:分子原子离子Eg1、两个水分子:2个氢分子:2个氢原子:两个氢离子:镁离子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3价的铝元素4个二氧化氮分子Eg2、说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2O2HMg2+2Fe2+O2Eg3、下列物质哪些是由分子构成的()哪些是由原子构成的()哪些是由离子构成的()①水②氯化钠③酒精(C2H5OH)④木炭⑤水银⑥碳酸钠⑦氦气⑧硫酸钠⑨二氧化碳5、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决定,元素的种类由决定原子电子,形成离子,带正电,原子电子,形成离子,带负电e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易电子,形成的微粒符号6、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名:7、人体缺铁元素会得;缺锌;缺钙;缺碘;缺氟。缺维生素C得;缺维生素A:8、硝酸钾(KNO3)是属于(选填:钾肥、氮肥、磷肥、复合化肥)。(1)硝酸钾中共含有种元素;其中K、N、O的原子个数比=;(2)硝酸钾中K、N、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3)硝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列计算式)。五、燃烧与燃料众里寻他千百度,答案不知在何处。1、燃烧三要素:(缺一则火灭)。例题:在加油站墙壁看到“严禁吸烟”的标语。吸烟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吹灭蜡烛的原因。2、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1)(2);3、化石燃料:;氢气是理想燃料(优点:)。4、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六、铁锈颜色:;铁粉颜色:。1、铁生锈条件:铁与,会加快铁的锈蚀。2、铁锈主要成分:颜色,混合物。用酸除铁锈;反应的方程式:,现象。3、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①,②,③。④洗净擦干(针对)4、铝比铁活泼但却不易生锈,其原因:。5、合金(混合物)。铁的合金有:(铁碳合金);保险丝:;不锈钢等七、溶液心中有期待,所有的美好都会如约而至1、溶液、浊液、乳化及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①悬浊液:以_____________形式分散在另一物质中。②乳浊液:以_____________形式分散在另一物质中。③溶液:以_____________形式分散在另一物质中④乳化:洗洁精去除油污是利用,汽油去除油污是利用A.若溶解过程中吸收热量,则溶液温度降低如、、。B.若溶解过程中放出热量,则溶液温度升高如:、、。C.若溶解过程中不放出热量也不吸收热量,则溶液温度不变如:、D.形成溶液后,比纯水的_____________高,___________低。E.某些固体的水溶液能导电,原因是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等F.加速物质溶解的措施:1.2.3.巩固练习:在横线上写出下列溶液的溶质化学式:0.9%的生理盐水澄清石灰水碘酒稀盐酸向铁粉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向铁粉中加入过量的硫酸铜溶液2.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四要素: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如____________;只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如____________;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如。3.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随压强的增大而。4、结晶的方法:a.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固体溶质,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结晶(蒸发结晶);b.对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固体溶质,一般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降温结晶)。例:要配制50k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0%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需要加水。5、溶解度四要素:温度、g水、饱和状态、单位为gT=20oC,SNaCl=36g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1:根据右图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t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同C.将t2℃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D.t2℃时,90g硝酸钾溶于g水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7.4﹪例题2:、根据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温度/℃溶解度/g   物质KNO...NaCl35.....4Ca(OH)20.....(1)随温度升高,Ca(OH)2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根据上表推断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3)取KNO3、NaCl两种固体各36g分别放入20℃时的g水中充分溶解,20℃时存在如图1所示的实验现象,烧杯b中溶解的物质是;烧杯a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结果精确到1%),若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4)如图2所示,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铵固体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八、酸碱盐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酸碱盐的知识行囊(一)氢氧化钠应保存,因为、1、氢氧化钠变质的方程式;2、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①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若有现象,则氢氧化钠已变质,方程式②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若有现象,则氢氧化钠已变质,方程式③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若有现象,则氢氧化钠已变质,方程式④能否用酚酞来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为什么3、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的方法: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除去Na2CO3的干扰,过滤,往滤液中加入若则部分变质,产生沉淀的方程式为①为什么要足量?有什么作用?②可以将足量的氯化钙换成氢氧化钙吗?③可以将足量的氯化钙换成稀盐酸吗?4.除去NaOH中的杂质Na2CO3的方法:往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再过滤,即得到氢氧化钠溶液。(二)CaO作干燥剂别在一棵(dao)树(ti)上吊死,抓紧时间再换一棵(dao)试试1、CaO作干燥剂的原理:(方程式)2、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CaO是否还能作干燥剂的方法:取样于烧杯中,加入,触摸烧杯外壁,若有现象,则还含有CaO,还能做干燥剂;若无现象,则还不含有CaO,已完全失效3.若氧化钙加水后没有发热感检验Ca(OH)2:①取样溶于水,取上层清液通入,若有现象则含有Ca(OH)2或②取样溶于水,取上层清液滴加,若有现象则含有Ca(OH)2或③取样溶于水,取上层清液滴加,若有现象则含有Ca(OH)24.检验CaCO3:取样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若有现象则样品中含有CaCO3(三)、Ca(OH)2变质原理: (方程式)1、检验Ca(OH)2是否变质:取样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若有现象则变质。变质后的产物为,所以一瓶Ca(OH)2暴露的空气中成份可能是、或。2、检验Ca(OH)2变质的产物:取样于试管1中加入稀盐酸若有则变质产物中含另取样于试管2中,加水溶解,静置,取上层的清液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若有则还含例1:甲、乙两同学在进行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对“如何判断酸碱发生了化学反应”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知否知否,应是化学难做!(1)写出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甲同学提出:可以根据反应是否有水生成进行判断。乙同学认为不行,他的理由是。(2)乙同学提出:可根据课本表述“酸和碱反应的结果是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来设计实验方案。请你把以下实验方案补充完整: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 色。再逐滴滴加盐酸,并搅拌,判断酸碱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往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盐酸,充分搅拌后,再往其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判断酸碱发生了化学反应的依据是。以上两个实验方案均是根据(选填“酸”或“碱”)的特性消失,判断酸碱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你根据另一种反应物的特性消失设计实验方案三:往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搅拌后,再往其中加入,判断酸碱发生了化学反应的依据是。(3)甲、乙两同学在盐酸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多次测定溶液的pH,并据此画出如右图的曲线,请回答:据图曲线变化也可判断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其依据是。例2:小刚、小云、小红发现一瓶瓶盖破损的NaOH白色粉末,不知道是否已经变质,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让你掉下眼泪的不只是昨晚的熬夜复习,还有今天的化学提纲[提出问题]NaOH粉末是否变质?它的成分是什么?[进行猜想]①可能是;②可能是;③可能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探究活动一]为了验证①②③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1)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决定用PH试纸测得其溶液的PH值,请写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小刚测得此溶液的pH为11,则该溶液显性,由此小刚认为猜想①是正确的。小红却认为小刚的所得结论不确切,因为。(2)小红在老师指导下用以下实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取样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此样品中含有Na2CO3b、取步骤a所得上层清液少量,滴加此样品中含有综合上述两个探究活动的结果,同学们明确了上述猜想(填序号)是正确的。[探究活动二]测定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经老师的指导,小云设计了实验方案:通过测定样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的质量,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盐酸的挥发性且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1)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装置A中样品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过程中,装置A应与装置B中的(填“a”或“b”)相连,另一端再与装置C相连。装置B的作用是;(3)装置C的作用是;(4)往装置A中加入盐酸前,打开铁夹开关,先对装置A和B(已连接)通入空气一会儿,目的是,再接上装置C和D;加入稀盐酸,待装置A中的反应结束后,仍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5)若没有装置D,造成测定结果(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反思提高]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说明氢氧化钠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因此,氢氧化钠应保存。对于已经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要将杂质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的(填序号)溶液。A.CaCl2B.HClC.Ca(OH)26、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例题:应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写出以下物质能反应的方程式:Fe+HCl=;Zn+H2SO4=现象;Al+HCl=;Mg+H2SO4=;Cu+H2SO4=;Fe+CuSO4=现象;Zn+CuSO4=;Ag+Cu(NO3)2=;7、复分解反应:酸、碱、盐溶液之间发生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酸碱盐〗酸不酸?涩不涩?咸不咸?苦不苦?让你尝遍化学美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切记;均易溶于水的盐: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反应的写出方程式:Na2CO3+CaCl2NaCl+H2SO4Na2SO4+BaCl2NaCl+AgNO3CuSO4+Fe(OH)3K2CO3+H2SO4CaCO3+HNO3K2SO4+NaClCu(OH)2+Na2CO3AgCl+HNO3①白色沉淀(6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色沉淀_______红褐色沉淀_______②.溶液颜色:浅绿色_____eg:_______.______蓝色_____eg_______.______黄色______eg______.______8、物质的检验:检验酸性溶液的方法检验碱性溶液的方法碳酸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铵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蛋白质的检验:葡萄糖的检验:淀粉的检验: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羊毛跟棉线:9、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化学式:CaO、Ca(OH)2、、NaCl、NaOH、、、Na2CO3、、、天然气干冰烧碱CaCO3、K2CO3小苏打、酒精铁锈双氧水氨气10.用途、性质:(1)浓硫酸的特性(2).浓盐酸的特性(3)干燥剂:可做干燥剂,因为,但不能干燥可做干燥剂,因为,但不能干燥可做干燥剂,因为,但不能干燥可做干燥剂,因为,所以可用来做双吸剂。(4)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化学化学方程式]。(5)工业用盐中含有杂质是NaNO2(亚硝酸钠)有致癌作用。(6)工业酒精中含有杂质是甲醇(CH3OH)有毒,使人眼睛失明。(7)配制波尔多液不能使用铁制容器是因为(写方程式):此方程式还有一个用途是(8)误食重金属盐可喝些来解毒(9)用途:Ca(OH)2CaONaOHCaCO3Na2CO3NaHCO3九、食品中的有机物1、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2、什么是有机物?:(特例:不是有机物)十、化学与社会发展1、使用电池:能转化为能;燃烧物质:能转化为能或能等2、氢能是最清洁的能源3、SO2主要来源于、主要危害4、NO2主要来源于、主要危害CO2主要来源于、主要危害氟利昂(冰箱中的制冷剂)主要危害可吸入颗粒物(建筑工地)——沙尘暴CO(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有毒)5、材料分类无机非金属材料(4个)金属材料(2种)有机合成材料(5个)复合材料(4个)天然纤维(羊毛、兽皮、蚕丝、棉花等):吸水性、透气性好,不耐腐蚀。化学方程式汇总确认过眼神,遇到会的题1.镁在空气中燃烧:现象(用于照明弹等)2.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注意:反应前在瓶底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4.氢气中空气中燃烧:现象5.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现象6.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7.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8.一氧化碳燃烧:9.CO2通入紫色石蕊试剂:现象10.加热变红的石蕊试剂:现象11、生石灰做干燥剂的原因:12.制氧气的三个方程式:13CO2的工业制法:★置换反应14.Fe+2HCl===(现象:)15.Fe+CuSO4===(现象:)16.Fe+2AgNO3===(现象:)★复分解反应17.稀盐酸除铁锈:(现象:)18.稀硫酸除铁锈:(现象:)19.盐酸和烧碱起反应:(酸碱中和)20.盐酸和熟石灰反应:(酸碱中和)21.氯化铵和熟石灰不能一起使用的原因:22.检验氢氧化钠已经变质的三个方程式2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4.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25.炼铁的原理:(现象:)CO为什么要“早出”?CO为什么要“晚归”?尾气处理产物检验26.甲烷在空气中燃烧:链接(点击蓝色字迹即可)1.中考复习专题2.沪教版上下册全套微课3.人教版上下册全套微课4.在线测试中考真题全套5.人教版说课稿上下册6.在线测试一轮复习考点24套7.化学复习基础知识(上)(下)答案版8.、、0中考真题分类汇编9.人教版导学案上下册全套10.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汇总学生请加初中化学老师:请添加我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jb/8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