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资料下载长按 B.yxz C.zyx D.yzx
7、下列两种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增加的是()
A.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B.锌和硫酸铜溶液
C.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D.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8、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小
C、功率越大,做功越多D、功率越大,能量转化越快
9、将混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铁粉,放入盛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有部分铁剩余,过滤,滤液中含有溶质的是()
A、只有FeSO4B、有CuSO4和FeSO4C、有H2SO4和FeSO4D、有H2SO4
10、在下图所示的实例中,其中没有做功的是()
11、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①NaOH、②CuSO4、③MgCl2、④Na2SO4,不用其他任何试剂而要将它们一一检验出来的正确顺序是()
A、③①②④B、②③④①C、②①③④D、①③②④
12、下列化学知识运用错误的是()
A、施加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B、用氢氧化钠溶液清除餐具上的油污
C、用活性炭可除去冰箱异味D、被雨淋湿的自行车应立即擦干以防生锈
13、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Ba2+、Cl-、SO42-、CO32-。现取ml溶液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得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对混合物的水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含SO42-和Na+,一定不含Ba2+和CO32-,可能含Cl-
B、一定含CO32-和SO42-,一定不含Ba2+和Na+,可能含Cl-
C、一定含CO32-、SO42-和Na+,一定不含Ba2+,可能含Cl-
D、一定含CO32-和SO42-,一定不含Ba2+,可能含Cl-和Na+
14、现有六种物质:Fe粉、CO2、Mg(OH)2、CuSO4溶液、稀H2SO4和BaCl2溶液,两两混合后,能发生的反应有()
A、5个B、6个C、7个D、4个
15、检验某未知物质是否含有SO42-,你认为合理的方法是()
A.先加BaCl2溶液,再加稀硝酸
B.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
C.加入BaCl2溶液与盐酸的混合溶液
D.加入BaCl2溶液
16、某纯净的有机化合物2.6克,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该物质组成中()
A.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B.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有O元素
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不能确定
17、用10牛竖直向上的拉力,使放在水平地面上重为8牛的物体竖直向上移动了2m,则拉力做功为()
A、4JB、16JC、20JD、36J
18、有NaCl、MgCl2、FeCl3三种溶液,分别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的AgCl沉淀的质量刚好相等,则消耗溶质AgNO3的质量比是()
A、1∶2∶3B、3∶2∶1C、2∶3∶6D、1∶1∶1
19、在相同条件下,H2S的酸性比H2SO3弱。且H2S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SO2。在室温时,向饱和的H2SO3溶液中通入H2S气体,发生反应如下:2H2S+H2SO3==3S↓+3H2O。以下是向H2SO3溶液通入H2S的体积和溶液pH值关系图,正确的是()
20、M是一种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M2+与其他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下表: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各反应:①M+HCl;②M(NO3)2+BaCl2;③MO+HCl;④M(OH)2+NaCl;⑤M(OH)2+HCl;⑥M(NO3)2+HCl;⑦MCO3+HCl;⑧MSO4+BaCl2,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②④⑥B.⑤⑥⑦⑧C.①②④⑦D.①③⑤⑧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21、如果在使用浓硫酸时,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要先用,然后再用,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医院治疗。
22.氢氧化钠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并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应密封保存。已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二氧化硅也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它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一种俗称“水玻璃”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水玻璃”它是一种凝胶,能将玻璃粘结在一起;氢氧化钠还能溶解木材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盛放氢氧化钠的玻璃试剂瓶不宜选用的瓶塞是(填标号)。
A.玻璃塞B.木塞C.橡皮塞
23、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第2秒末时,物体处于_____状态,第6秒末到第9秒末,推力F做功是_焦耳。
24、、甲酸(HCOOH)通常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它在浓硫酸作用下易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HCOOH浓硫酸CO↑+H2O,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欲用该反应来制取CO,并还原红棕色的氧化铁粉末。
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供选择:
(1)用甲酸滴入浓硫酸的方法制取CO,应选(填序号)装置;如果要除去CO中混有少量甲酸气体,最好选择上图中(填序号)进行洗气。
(2)用上述方法制取CO来还原氧化铁,并检验反应生成的气体,则各仪器的连接顺序为(装置可以重复使用):(填接口序号)。
(3)上述实验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请你说出一种处理尾气的方法:。
(4)用上述方法制取的CO还原氧化铁,从开始到实验结束,氧化铁粉末的颜色变化为。
(5在对氧化铁粉末加热前,为安全起见,应进行的一项重要操作是。
(6)在该制取CO的反应中,浓硫酸所起是作用。
25、环境问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某校科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环保”主题实践活动中,对小河旁两座化工厂的废水排放问题进行调查发现:①甲、乙两厂排出的废水均澄清透明;②两厂废水中共含K+、H+、Ba2+、OH-、NO3-、CO32-六种离子,且每厂各含三种不同的离子,两厂废水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该活动小组的同学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两厂的废水进行探究后发现,若将两厂的废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经充分反应及沉淀后,废水会变成只含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此溶质可做化肥。
(1)此可做化肥的溶质为(填写物质的名称)。
(2)经检测甲厂废水明显呈碱性,则甲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的三种离子是。
26、将一定质量的浓盐酸盛于烧杯中,敞口放置在实验室安全之处。
①浓盐酸的质量和放置天数关系的曲线(见右图)正确
的是(填写“甲”或“乙“)。
②随着放置天数的增加,
浓盐酸的质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7、如图(甲)所示,小华同学用水平力F拉着重为G的木箱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了距离L,则小华对木箱所做的功为W1=_______。小昕同学沿如图(乙)所示的斜面用同样大小的力F拉着同样的木箱在力的方向上也运动了距离L,小昕对木箱所做的功为W2.则W2W1(填“”、“span=""”或“=”)。
28、在托盘天平两端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向烧杯里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硫酸溶液,然后向一只烧杯里加入一定质量的锌,向另一只烧杯里加入等质量的铜铁合金,两烧杯中的反应恰好完全,且天平仍保持平衡,铜铁合金中铜与铁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29、(1)质量分数相同的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等质量混合后,溶液的pH______7(填“”、“”、“=”)。span=""
(2)将铁钉放入CuSO4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_______(填“增加”、“减小”、“不变”)。
(3)一包质量为5.6克的铁粉,可能含有下列某一种杂质,当它和足量盐酸反应后,生成氢气0.19克,金属无剩余,则铁粉中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
A.CuB.ZnC.AlD.Mg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30、某碱的化学式是M(OH)x(M代表金属元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用3.65%的盐酸和11.4%的M(OH)x溶液在下图所示的井穴板中进行反应,每一井穴中都加入石蕊试液作指示剂。
井穴板,每一井穴就是一个反应容器
加入试剂的量(假设每滴试剂的质量相同)及颜色变化如下:
井穴编号(从左到右)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盐酸/滴
0
2
4
8
10
12
M(OH)x溶液/滴
12
10
8
4
2
0
颜色变化
蓝
蓝
蓝
紫
红
红
(1)在6个井穴中,HCl和M(OH)x恰好反应完全的是(填编号),
(2)M(OH)x中x的值是:。
31、有A、B、C、D四种白色粉末(均为纯净物),已知它们是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钠、硝酸钾中的一种。京京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过程与现象记录如下:
第1步:取A、B、C、D四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加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毫升,充分振荡后静置。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只有盛放A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其他均呈无色。
第2步:继续向盛放B、C、D的试管中加人适量的稀盐酸,只有盛放D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他均无明显变化。
第3步:重新取少量B和C的粉末分别放人另取的2支洁净试管中.各加入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分别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结果盛放B的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盛放C的试管中无明显变化。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可知:B是。(填写化学式)
(2)第1步实验设计的预期现象是“四支试管中只有一支底部有固体存在……”。实验结果是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你认为其余三支试管底部有固体存在的原因可能是。
(3)D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可用进行检验。
(4)第3步实验为什么不可以在第2步的试管中继续进行,而要重新取样后再继续实验?。
32、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对氧化铜粉末(含铜粉)样品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目的:。
(2)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操作时,应注意加热前先通一会儿氢气,目的是。
反应完后,还要继续通氢气到试管冷却,是为了
(3)实验现象和有关化学方程式如下表:请完成B、C中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A中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A中:Zn+H2SO4=ZnSO4+H2↑。
B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
B中:。
C中白色粉末逐渐变蓝色。
C中;。
(4)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经过规范的操作和正确的称量,得到如下两组数据(B中反应完全,C中吸收完全):
反应前
氧化铜完全反应后
①组
B:玻璃管的质量30.8克氧化铜样品的质量10.0克
B:玻璃管和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40.0克、
②组
C:干燥管和硫酸铜的质量40.O克
C:干燥管和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41.8克
通过计算,同学们发现,用得到的两组数据求出的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不同。你觉得应该选择1组数据。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5)问题和讨论:
经过讨论,同学们对装置进行了改进,在A与B之间增加了一个如图所示的D装置,再次实验后,用得到的两组数据求出的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基本相同。
请写出图D装置上的液体名称。
33、镁将成为21世纪重要的轻型环保材料,我国含有非常丰富的镁资源。
在做镁的实验时,老师都会强调: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拿出的镁条总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实验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MgO;小亮认为可能是Mg2(OH)2CO3;小龙认为可能是Mg(OH)2。小龙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因为是MgO白色固体。
(1)实验探究:小亮按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受热的试管内产生了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实验后,小亮认为小龙的猜测也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2)查阅资料得出结论:Mg(OH)2和Mg2(OH)2CO3都可以加热分解,产物均为氧化物,据此请你写出Mg2(OH)2CO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四、分析计算题(34、35、题各7分,36、37题各8分,共30分)
34、晴晴同学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酸反应),向6.0g石灰石样品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2g。试计算:
(1)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3)若要计算上述反应所消耗盐酸溶液的质量,题中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
3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Cu和CuO混合样品中CuO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均先称取20g样品于烧杯中,在分别加入20g、40g、60g、80g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均有固体剩余。经过滤、干燥后称量固体质量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20g样品中含单质Cu_____g;
(2)求样品中CuO的质量分数。
(3)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37、某课外兴趣小组对Cu-Fe合金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做
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为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右表:
甲
乙
丙
烧杯+稀硫酸质量(克)
加入的铁样品质量(克)
9
9
14
烧杯+剩余物质量(克)
.7
.7
.7
(1)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恰好与铁样品完全反应。
(2)计算Cu-Fe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的质量为25.4克。)
答案:
1-5ADBDA6-10CBDBD11-15CCDDB16-20BCDCA
21湿抹布擦干、水冲洗
22SiO2+2NaOH+H2O=Na2SiO3+2H2↑AB
23静止24
24(1)23(2)B-D-C-G-H–F(3)燃烧法或用气球收集(4)有红棕色变为黑色
(5)先通CO排出空气(6)催化
25(1)KNO3(2)K+、OH-、CO32-
26乙,浓盐酸在空气中易挥发,所以质量变小
27FL=
:56_
29大于、变小、Zn
、2
31(1)NaCl(2)加入水的量太少,没有完全溶解(3)澄清的石灰水(4)引入干扰离子
32(1)测定氧化铜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2)先通氢气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反应完后还要继续通氢气直到试管冷却,是为了防止空气进入使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成氧化铜(3)省略(4)1、_40%__(5)浓硫酸的洗气瓶
33(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会改变,由于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而Mg(OH)2中不含碳元素(2)略
%、83.3%、盐酸的质量分数
g、60%、24.5%
37乙、93.3%、17.2%
需要本文电子版本的,请复制双括号里的字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