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肿瘤告诉你,肥胖是致癌的首要因素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pf.39.net/bdfyy/bdfjc/181126/6670968.html

肥胖,导致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增加心脑血管、内分泌疾病的发病风险。这都是大家熟知的。

但是,TheBMJ杂志(英国医学杂志)今年年初发布了一篇重磅文章。文章证明肥胖和多达11种肿瘤有密切关系,肥胖可显著增加这些肿瘤的发病率。

所以,可以从某种程度来说,肥胖就是致癌首要因素!

TheBMJ还附了一个视频说明研究结果

怎样才算「肥胖」?

文章收纳了不同研究的结果,这些研究主要用来衡量肥胖的标准多达七种:

身体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

腰围(waistcircumference)

臀围(hipcircumference)

腰臀比(waisttohipratio)

体重(weight)

体重变化(weightgain)

经减重手术后的体重改变(weightlossfrombariatricsurgery)

其中,BMI是最常用的一个指标。正常18~25,25~30为超重,30以上被认为是肥胖。

肿瘤发生的风险,会伴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样的风险,在不同器官、不同性别上是有差别的。

哪些肿瘤,胖子高发?

这11种和肥胖高度相关的肿瘤是:

食管肿瘤

结肠癌

直肠癌

胆管癌

胰腺癌

子宫内膜癌

多发性骨髓瘤

乳腺癌(妇女)

胆囊癌

胃癌

卵巢癌

以男性为例,BMI指数增加,对胆道的威胁最大。BMI每增加5kg/m2,男性就会增加56%的胆道肿瘤风险,而结直肠肿瘤看似风险较低,但也能增加9%的发病风险。

对于女性来说,BMI每增加5kg/m2,其绝经期前乳腺癌的发病率就会增加11%,而其腰围/臀围比增加0.1,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就会增加21%。

由于参与研究的这些肿瘤都是男女十大常见高发肿瘤,配合其原有的发病率,肥胖人群的肿瘤潜在发病率就非常可观了。

综述中的综述

这一切是怎样证明的呢?

作为苦逼的医学生,我们都有阅读综述、Meta分析,甚至自己尝试书写投稿的经历。而这一过程中,最痛苦最艰难的一步,就在于医学文献的检索和解读。

医学文献浩如烟海,而文献和文献之间更是有可能有完全结论不同的解读。而即使已经成文的综述或是Meta分析,也可能由于纳入文献的差异导致结果不同。而同类型的文献分析越多,越可能让人莫衷一是。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种效力在综述、Meta分析之上,并且能够明确分析疾病及其相关因素,指出最关键的文章分析方法。

这就是Umbrellareview,一种新型的论文格式,用一种更好理解的方法,是「综述中的综述」。

这篇TheBMJ的文章,就是利用这样的方法进行,而这也保证了文章的专业可靠性。

为什么这种综述「最可靠」?

作为「综述中的综述」,研究的对象不是一般的科研文章,而是针对肥胖和肿瘤相关性的综述及Meta文章。

为了搞清那些综述有用,研究从14,(真算得上浩如烟海!)中挑选了篇最有分量的综述。

而这些综述中,不符合本次精确化的文献检索标准,又排除了61篇,最后仅仅剩下49篇最核心的综述性文章。

而同时,有篇Meta主要通过这些综述进行相关研究,这些文章也纳入的本次的研究。

从这些研究中,这49篇核心综述2,项独立的临床试验,而这些试验中,一共存在超过6,多例和肥胖直接相关的临床病例,同时存在万以上的对照人群供进行分析。

这些都保证了这篇「综述中的综述」的可靠性,而通过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目前循证医学领域最高级别的证据。

已经肥胖,怎么办?

看到这里,一定有一部分读者在问:我应该怎么办?我是不是已经有离肿瘤不远了。

所幸的是,和其他致癌因素相比,肥胖一种可以逆转的致癌因素。没有减不下去的肥,只有不够坚持和努力。

减肥没有捷径,「管住嘴,迈开腿」,健康饮食锻炼。同时,如果真的是病理性的重度肥胖,手术治疗也是可以选择的途径。

而这一切,不仅仅是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也是对家人的一份责任。

责任编辑猫羯座附:体重超过公斤的作者,一边写这篇文章,一边拿着黄酒棒冰吃得biaji响,所以,从认识到行为改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Kyrgiou,Maria,etal."Adiposityandcanceratmajoranatomicalsites:umbrellareviewoftheliterature."Bmj():j.

[2]Chen,Wanqing,etal."CancerstatisticsinChina,."CA:acancerjournalforclinicians66.2():-.

[3]Aromataris,Edoardo,etal."Summarizingsystematicreviews:methodologicaldevelopment,conductandreportingofanumbrellareviewapproach."Internationaljournalofevidence-basedhealthcare13.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fana.com/dfxt/54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